他们两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可比自个儿要高得多,再加上年纪又大了,哪怕说错一句半句话的。
也不怕圣上拿他们怎样。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圣上知道他二人没什么企图,自不会将他二人的话放在心上。
江寒耐心的解释道:“方伯此话便不对了,我所说的将大明天下拱手让人,他可以是主动也可以是被动。”
“就算朱允炆他不想把天下送出去,可因为能力问题,别人来抢了,他守不住自然就让出去了。”
“而这抢天下之人,抢过来还得算是名正言顺的登基,自然只有朱家的子孙才可。”
闻言,方孝孺和刘三吾一惊。
“你的意思是,有朱家子孙将来会造反?且还是造反成功了?”
江寒点了点头,“不错。”
“世上没有百分百发生的事情,但大概率推测下会如此。”
“二位伯伯仔细想想,一个没有能力,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嗦摆的皇帝,又凭什么坐稳江山呢?”
“历史上能坐稳江山的皇帝,哪个是性子软弱的?”
确实,言之有理。
这个问题让方孝孺思考良久,后问出一句:“那你以为,若是朱允炆当了大明天子。”
“谁最有可能造反?”
“自然是他叔叔朱棣了。”江寒脱口而出。
方刘二人一惊,异口同声:“何出此言?”
江寒耸了耸肩,话讲得太多,有些口渴,喝了一口甜酒,才又继续说:
“朱棣有勇有谋,本就是当皇帝的料,一个性子弱又容易被人嗦摆的皇帝,又怎么可能镇得住如此猛将?”
“更何况朱棣也是朱家子孙,他当皇帝也算是名正言顺。”
“至于底下的百姓嘛,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便拥立谁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