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请二位伯伯仔细想想,历史上那些篡位当皇帝,又能坐稳江山的。”
“可是让百姓们吃饱穿暖了?”
论江寒如何用几句话就让方孝孺和刘三吾两位资历丰富的老臣惊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见俩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老黄在一旁差点都要笑出声来。
要知道他二人平日里在朝堂上那叫一个巧舌如簧。
尤其是刘三吾,一向是有什么便说什么的,若非看在自己是皇帝的份儿上,怕是连他的面子也不给的。
如今居然被一个十几岁大的孩子给说得语塞,真是痛快!
不错,方孝孺和刘三吾确实觉得江寒说得没什么错。
朱允炆的性子很弱这一点不假,若非他是太子爷朱标的嫡子,也轮不上他来争夺储君的位置。
只是相对而言,朱允炆既是嫡孙,又比朱允熥更为懂事,品性更好,才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仅此而已。
碗里的最后一口酒下肚。
江寒酣畅淋漓的哈了一口气,拿起地上的酒壶又给几人倒了起来。
储君的事说得差不多,他识趣的转移了话题。
“二位伯伯一定很奇怪,为何我说这科举考试很简单。”
“其实只是我非常清楚科举考试的利与弊罢了。”
“科举考试确实有利于选拔出各地的人才为朝廷所用,但现下的科考弊端也挺大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南北地区划分考试的问题,如此延续下去,迟早会出现争端和问题。”
“更何况以后说不定还会考八股文为主。”
“另外科举考试里面的题目难只是其次,更难的是得面对考试时艰苦的环境等各种因素。”
“尤其是太多人去争那几个位置了,竞争力挺大的。”
“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其实都并非什么稀罕事,所以我才说很简单。”
这年代的科考并不比他经历的高考研究生考试要简单。
但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
他都已经经历过竞争力大得吓人的考试以及职场了,又怎么可能惧怕区区一个科举考试?
这不就是手拿把掐么?
方孝孺面露诧异,“八股文?你说以后要以八股文为考试科目?这也是你推测出来的?”
江寒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是啊。。。。。。也有可能是我做梦梦见的吧。”
他说着嘿嘿一笑,自顾自地喝了口酒。
继续说:“反正现在的科举划分的制度挺垃圾的,我指的是这个划分制度。”
“要我说啊,真正的考试就应该按照省份地方来划分,因地制宜。”
“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人太少了,很多人才可能只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被耽误了。”
“就应该把那些贫困一点的地区单独划分出来,对那地区的科考要求降低一些。”
“另外还可以适当的给一些福利,譬如考上秀才,就给他送去扶持之类的。”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的为朝廷招收到更多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也会对国家更为效忠。”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倒是想得还挺长远!
方孝孺和刘三吾面面相觑。
这年轻人说的话怎么听起来有些奇奇怪怪的,但重要的是他确实对政治方面很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