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院给祖母请安去了。”宁毓承答道。
“真是亲姐弟,没一个省心。”宁礼坤斜乜着宁毓承,将他一并怪罪了进去。
“祖父,我觉着三姐姐很厉害。”宁毓承微笑着,话里有话道。
宁礼坤瞪着他道:“你又在趁机替自己吹嘘。”
“祖父,我虽然也很厉害,但我并非只为了吹嘘自己,主要还是三姐姐。祖父,明明堂,官学,太学的学生学好算学,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三姐姐靠着自己,便能学会算学,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宁毓承感慨不已,仰望着宁礼坤,羡慕地道:“祖父真是有福气啊,儿孙聪慧能干,孙女还更胜一筹。”
“你个小猢狲!”宁礼坤笑骂了句,很快变脸一沉,道:“你若要替阿瑛求情,早些打消这个主意。阿瑛即便是聪明,聪明外露却不是好事。世道规矩如此,她急躁倔强,受不得委屈,如她这般,就算是做出些名堂,以后会吃尽苦头。”
“有本事的人,总是有几分脾气,泥人才会任人搓圆搓扁。”
大齐讲究含蓄,并非魏晋时期的张扬不羁,且宁毓瑛是小娘子,受到的规束更多。
宁毓承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结,转而道:“祖父,三姐姐既然有算学天份,若不用的话,着实就浪费了。明明堂的算学,对三姐姐的确无用。不过祖父,若明明堂的算学工学班开办起来,三姐姐不在明明堂读书,可以去研习,或做先生了。宁氏女娘在算学上独步天下,我考个状元,为宰为相都比不过。”
宁毓瑛算学哪怕做不到独步天下,只强过几个学算学的学生,名气就传开了。宁毓承的话,直说到了宁礼坤的心坎上,他稍作沉吟,道:“你拐弯抹角,都在念着明明堂。此事甚是重大,我要与你大伯父,阿爹他们仔细商议,定要谨慎小心行事,万不可操之过急。”
宁毓承见宁立坤的态度有所松动,学堂的事悬而不决,便改口道:“祖父,要不让三姐姐跟着修缮宅子,河道河工的工匠一道做事。三姐姐只管计算,其他懂行的工匠做主,祖父以为如何?”
“闺阁小娘子,混在一群粗鄙的工匠男人中间,简直成何体统!阿瑛以后还要说亲嫁人,你可别乱出主意。”宁礼坤怒道。
宁毓承解释道:“祖父,三姐姐身边有婢女随行,又不是三姐姐一人前往。三姐姐再多带两个嬷嬷,再加上车夫,三姐姐是宁氏小娘子,工匠们岂敢随意乱来。”
“我身为祖父,隔着了一辈,总不能连闺阁小娘子都一并管着,这件事,必须你阿娘同意。”宁礼坤道。
宁毓承想了下,宁礼坤说得也是,这件事必须得夏夫人答应。
次日宁毓承下学归来,准备在晚饭时与宁毓瑛,夏夫人提及此事。进了梧桐院,宁毓瑛还没来,夏夫人神色古怪,宁毓瑶得意洋洋,摇头晃脑跟他炫耀:“七哥哥,我有马了!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她们都有马!七哥哥,等下你去看我的马,是枣红的母马,漂亮得很。”
“阿瑶有马了啊,谁给你买的马?”宁毓承听着觉得不对劲,笑问道。
“祖母给我买的马,祖母给我们都买了马,四娘五娘
没有马!“宁毓瑶笑嘻嘻道。
大娘子已经嫁人,与二娘三娘六娘,皆是崔老夫人嫡亲孙女。四娘五娘,则是庶子宁悟晖所出。
宁毓承顿时明白夏夫人为何神情古怪,崔老夫人只给自己的亲生孙女买了马,连出嫁的大娘子都算了进去,径直略过了庶出的三房。
宁氏一向和睦,至少在明面上,从未起过大的争执。
崔老夫人突然来这般一出,让三房如何下得来台?
第26章……
夏夫人亦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宁毓瑶喜欢学舌,让桐歌带着她到一边去玩耍,朝夏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你看着些。”
夏嬷嬷连忙前去门口守着,夏夫人拉着宁毓承到榻上坐下,急着道:“昨日阿瑛前去找老太爷,究竟后来如何了,我问她,她也不与我说,只让我别管。我问多了,她干脆不来梧桐院,先前差栀子来回话,说去二娘院子住些时日。我总担心,是阿瑛吵着要马,才惹出这一堆事。”
本来宁毓承打算将宁毓瑛与工匠们做事的事情说了,既然她不在,还是先与她知会一声,得她同意之后,再征求夏夫人的许可。
听夏夫人的意思,三房江夫人性情急,她肯定为此闹过了。要是因为宁毓瑛引起,她一个小娘子,又吵着要去学堂读书,最后说不定都怪罪到她身上。
世家大族讲究和睦,兄弟有恭。亲兄弟姊妹之间都避免不了的你争我夺,何况并非一个母亲所生的嫡庶兄弟。宁礼坤想要宁氏一团和气,未免太过痴心妄想。
崔老夫人突然发难,宁毓承以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沉吟了下,宽慰夏夫人道:“三姐姐说了读书之事,祖父只安抚了几句,并未生气。阿娘放心,等下我去知知堂,顺道给祖母请安,看下祖母可好。”
崔老夫人平时不大见人,筵席时也不常出来,偶尔来一次,略坐一会便离席。她生得秀气,听得多,说得少,说话时细声细气,慢悠悠,虽不大笑,看上去慈眉善目。突然针对三房,夏夫人找钱夫人说过话,她也摸不着头脑。
夏夫人也没了主意,道:“你祖母上了年岁,身子一直不好。她不耐烦见到我们。你快些来用饭,等下赶紧去给老夫人请安,陪着她说说话。”
夏夫人急着招呼夏嬷嬷摆饭,饭后,宁毓承便去了知知堂。
宁礼坤不在书房,宁毓承转头朝西院走去,宁大翁守在院外,上前俯身施礼,“七郎来了,老太爷与老夫人在说话,七郎要不先回去写功课,等一阵再来?”
院内灯影幢幢,影壁上的蔷薇花墙,花谢了,满墙浓郁的绿,偶有粉色花蕊与刺藏在其中。
影壁后安宁寂静,宁毓承深深望了一眼,朝宁大翁客气颔首,转头回了书房。
碧纱橱下,崔老夫人斜倚着软囊,抱着怀里的狸猫,眉眼宁静。宁礼坤双手撑在膝盖上,坐在她的右侧边,沉着脸很是不悦。
“你究竟是怎地了,老大老二老三,他们都是你的孩子,都叫你一声母亲。你是缺这几个银子,还是缺心眼,竟然做得这般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