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心跳”带来的狂喜余波尚未平息,现实的浪头就狠狠拍了过来。
清晨,解何杨刚做完一组由李姐严密监控的、极其温和的右臂稳定性练习,杨正的手机就炸了锅似的响起来。来电显示——“李敏”。
杨正皱着眉接通,刚“喂”了一声,李敏焦急得几乎破音的声音就穿透了听筒,连旁边的解何杨都听得一清二楚:
“杨指!救命啊!您老赶紧订票回来!再不回来队里要翻天了!这帮小兔崽子要造反!锅都要炸了!”
杨正被吼得耳朵嗡嗡响,下意识把手机拿远了一点:“吵?说清楚!天塌了?”
“比天塌了还严重!男队那边还好,燃神还能镇得住场子。女队!女队这边全乱套了!”李敏的声音带着绝望,“张凯跟王璐为了一个发球抢攻的战术配合,在训练馆差点打起来!张一萱嫌新来的体能教练太严,直接哭鼻子罢训了!张薇倒是练得狠,可把自己练到手腕肌腱炎,刚打了封闭!最要命的是新调上来那几个小的,基本功稀碎,心理素质跟豆腐渣似的,一打队内赛就腿软!离亚锦赛就剩俩月了!这队伍我怎么带?我拿什么去跟日本韩国那帮虎狼拼?!”
李敏竹筒倒豆子般倒了一堆苦水,最后几乎是哀嚎:“杨指!我的亲指导!组织需要您!革命需要您!您快回来主持大局吧!这边离了您真不行!总局领导都发话了,您的‘内部反思’提前结束,即刻归队,主持女队和混双备战!机票报销!头等舱!”
杨正:“……”他拿着手机,一时无语。刚适应了给闺女当“数据库管理员”和“冰敷专员”,这就要被紧急召回“救火”了?
解何杨在一旁听得真切,心头一紧。国家队的情况比她想象的更糟。她看向父亲,眼神复杂。一方面,她需要父亲在身边,尤其是左手刚有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她也清楚,父亲心里那根“国家队”的弦从未真正松过,那是他半生的战场。
杨正沉默了几秒,目光扫过女儿眼中一闪而过的依赖和随即强装的镇定,又看了看她左臂的支具。他对着电话,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硬,带着一种“老子就知道会这样”的无奈:“行了行了,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把训练计划发我邮箱!还有那几个刺头的详细报告!我…明天就回!”说完,不等李敏再嚎,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客厅里一片寂静。
“爸…”解何杨刚开口。
“嗯。”杨正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队里有点事,得回去看看。你这边…”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按数据库走,听李姐的,别冒进。有事…视频。”他拿出平板,动作麻利地开始查回国航班,仿佛刚才那个在车库门外激动落泪的男人只是错觉。
解何杨看着父亲瞬间切换回“金牌教练”模式,那雷厉风行的样子让她把挽留的话咽了回去。她知道,这是他的责任,也是她的战场延伸。
消息很快传开。最高兴的莫过于汤姆。他听说杨正要回国“拯救世界乒乓球”,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冲进客厅,手里还挥舞着一把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的、装饰用的塑料武士刀。
“老杨!英雄!你要出征了!”汤姆用塑料刀“唰”地指向杨正,模仿着电影里的骑士,“为了荣誉!为了奖杯!为了…呃…银光闪闪的小球!”他围着杨正转圈,一脸严肃地拍着杨正的肩膀,“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该出手时就出手!对那些不听话的小兵(他大概指队员),就要像你对德克那样!快!准!狠!用气势压倒他们!必要时…”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做了个摔东西的动作,“…可以适当制造点‘震撼教育’!效果拔群!”
杨正被他转得头晕,嫌弃地扒拉开他拍肩膀的手:“脑壳坏掉了!”他忙着看机票,没空搭理汤姆的“战术指导”。
汤姆不死心,又转向解何杨:“杨杨!别担心!你爸是传奇!是战神!他回去,保管把那群小屁孩收拾得服服帖帖!等你回去,看到的肯定是一支嗷嗷叫的铁军!”他用力挥舞着塑料刀,“到时候,你们父女联手,横扫亚锦赛!乒乒乓乓!把奖杯都抱回来!我负责开香槟!最大的那种!”
卢卡斯和艾拉被汤姆的“表演”吸引过来,也学着汤姆的样子,拿着玩具剑和魔法棒,奶声奶气地喊着:“乒乒乓乓!抱奖杯!开香槟!”
解何杨看着这滑稽又暖心的一幕,再看看父亲皱着眉、一脸嫌弃却又无可奈何地忍受着汤姆“骚扰”的样子,连日来的沉重压力被冲淡了不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杨正瞪了她一眼,嘴角却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最终只是哼了一声,低头继续戳他的平板,只是那紧锁的眉头,似乎也舒展了一丝丝。汤姆的“战术指导”虽然离谱,但这份毫无保留的支持和搞怪,意外地驱散了些许离别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