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服务经济报告 > 2009 网购狂欢中快递一路向前(第2页)

2009 网购狂欢中快递一路向前(第2页)

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四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速,并在2014年突破100亿件大关,跃居世界第一快递大国。此后,仍保持每年递增100亿件的高速度。

2013年,马年春节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来到位于西安市肖里村的顺丰速运,看望慰问快递员工。总理称赞快递业是中国经济的“黑马”,并祝大家在马年快马加鞭、万马奔腾、马到成功!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回答《新京报》记者“关于如何看待网购和实体店之间关系”的提问时,说“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创造了就业岗位,刺激了消费”,再次让行业振奋。

“经济黑马”的定位,无疑是2009年《新邮政法》实施后,国家对快递业,尤其是民营快递最大的肯定和褒扬,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这一年,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非常形象地总结了电商和快递之间的关系。“快递如同是火,网购如同是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的网购和快递两大服务领域就这么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

“风火论”一时成为佳话。

2016年,网上出现了一句流行语,“youneedcry,dear”和“有你的快递”,在安慰姑娘这一千古难题上,中、美两国之间达到了发音和效果上的一致性。这也生动地显示了女性在“买买买”这个事情上的强大需求和潜力。

以“双11”为代表的网购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快递和物流的生态,还改变了制造和生产的方式及人们的支付方式,反过来这些又一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网购在消费和供给之间进行了更为有效的衔接,并构建出一套新的基础设施。未来,它们将是触达8亿用户的电商销售渠道,4~8元的费用让一件商品通达全国的物流体系,以及从消费需求数据出发的反向生产定制能力。这是电商蓬勃发展给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制造业的困境、促进中国经济进步带来的终极意义。

三通一达出桐庐

说起快递业,有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被称作“民营快递之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桐庐县。这个有着40万人口的小县城高峰时期有超过一半人都在干快递或从事相关工作,向中国快递业输送了四大扛把子。2009年,中国前十大快递公司,有6家创始人(申通陈德军、圆通喻渭蛟、中通赖梅松、韵达聂腾云、汇通徐建荣、CCES方里元)均来自桐庐,甚至是同一个乡,同一个村的。后来,汇通被百世快递收购,CCES因为债务问题,业务日渐萎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剩下来的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至今仍旧活跃,依然坚挺。

中国有很多产业聚集地,比如晋江的鞋业、义乌的小商品,但由同一个地方起家发展的企业,对全中国全行业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尚不多见,尤其是在服务领域更不容易。因为制造业可以大规模生产,并在全国流通中产生放大效应,从而容易形成全国性的品牌。服务业发展所依赖的海量员工、关键技术和基础硬件,任何一项都不是创业所在地所能给予的,在全国做出“动静”实属不易。

一个小县城成就了快递的半壁江山,是怎么做到的?

有一次,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总结了“乡情、亲情、友情”六个字。其实就是两个字:“信任”。早期的快递没有二维码溯源技术,行业收件、派件最需要诚信,老板们不用担心熟人的孩子偷件、丢件,亲帮亲、邻帮邻就能把这个行业撑起来。

如果说地域所培养出来的信任关系成就了快递们的起步,那么三通一达快递巨头的发展壮大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盟模式。

加盟制存在于各个行业,是网络型商业的一种常见组织形式,在餐饮、教育、酒店等行业非常普遍。它具有天然的优势:几乎零成本的网络扩张,品牌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分散各类风险和规避外部成本;各加盟商独立核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带来全网的高效益。

对电商快递商而言,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终端消费者,更是电商平台上的商家。由于包邮政策的普遍存在,快递们必须在低价格和高效率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和一般的网络组织不同,快递网络一环扣一环,单个网点的效率高低会影响全网体验,某一个网点瘫痪,那么由这个网点发往全国和全国发往这里的快件都会停摆,因此快递的加盟制对网络控制力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快递总部通过面单、标准化运营、严格的考核这三大支柱对整个网络实现了强有力的控制。就这样,三通一达快递巨头一边升级加盟制,一边在各地攻城略地,扩大市场版图。在网购形成的强大需求中,三通一达日均业务量先后突破100万件大关,随后“组团”挺进资本市场,争相上市。

2015年年底,申通借壳艾迪西,吹响上市冲锋号,中通、圆通、韵达随后做出反应,欲以最快的速度抢下“中国快递第一股”这个桂冠。于是,在一年内,三通一达全部实现敲钟亮相。

快递企业上市,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拿到资本市场“检阅”的惯性,还与快递行业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现代快递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兼具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加上在网购庞大需求的刺激下,网络布局、运输设施、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等都需要快速升级。大资金的支撑,非常急迫。

随着中国邮政EMS、圆通等开始拥有自有飞机,重金布局全国物流体系,“一向不差钱”的顺丰也拥有了紧迫感,诉诸资本市场谋求发展,2017年年初在深交所敲钟,正式登陆A股。连续四个涨停板,将快递江湖这场持续了一年的资本盛宴推至高峰。以快捷、品质和安全著称的顺丰和低调的王卫进入人们的视野。

顺丰是快递市场中,不同于三通一达的另一种存在。

1993年,王卫在广东顺德创办顺丰,早期也曾尝试采用加盟制,但由于与顺丰强调体验和品牌的文化格格不入,于是果断转为直营。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的程度和整体服务质量大大领先于同行,成为中国快递响亮的品牌。顺丰是最早成立航空公司、打造航空枢纽的快递公司,打着“飞的”送快递,为人们津津乐道。顺丰持续奔跑在高端服务的路线上,并获得了相对垄断地位。

在阿里的扶持下,三通一达的硬件配置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直逼顺丰,在顺丰具备强大优势的“商务件”上,服务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而领跑的中通快递连续三年业务量居行业第一位,在网购下沉中市场空间继续扩容。

就这样你追我赶,中国的快递业不断向前。

菜鸟的合纵联盟

“双11”的爆仓事件让阿里巴巴饱受快递差评之苦。而京东在同一时间推出的“211限时达”服务更让阿里有了相当大的危机感。2010年,阿里巴巴开始在物流方面加速布局。此时,还没有接棒马云掌管阿里,正担任淘宝网副总裁的张勇宣布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完成从网购订单、流转到实物包裹递送的统一标准服务。

作为未来阿里菜鸟的胚胎,这个大物流计划囊括了整个流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阿里要做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资者,流程、作业标准服务的制定者,运输、配送的服务商,技术支持和数据接口的软件提供商,包装材料的供应商,以及流通融资的服务商,等等。

总之,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和物流相关的各个环节,都被阿里安排在“射程”之内。

2013年,阿里与银泰、复星、富春、三通一达和顺丰等共同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物流网络的平台服务。雄心壮志的菜鸟,试图与合作伙伴搭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在这张网中,中国范围内24小时送货必达、全球范围内72小时送货必达。

接下来,菜鸟左手以资本手段,纵横联合快递公司组建菜鸟联盟,发挥各家优势,以服务分层来提升电商平台的物流体验;右手全力推进全物流行业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革命,以标准和技术提高行业配送效率。

左手一侧

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就以1500万美元扶持百世快递;2010年收购汇通快递;2015年入股圆通,持股20%;2018年入股中通,持股10%;2019年,阿里以46。6亿元入股申通,获取14%的股权。资本维度的关联,让电商快递与阿里成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2016年3月,菜鸟联盟宣布成立。众多快递公司、仓配服务商、落地配送企业等陆续进入这个体系。阿里也从快递公司的一个“普通大客户”慢慢转变为物流服务的集成商。阿里和快递商之间也从此前的客户服务,逐渐演变为共建协同的联盟。坚持不自建物流、不做快递的阿里,以投资等方式在物流业纵横联合,不断影响着中国快递业以及物流行业的格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