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在应天府的一处隐秘宅邸内,书房的灯光昏暗而温暖,一位身着锦衣的中年人正负手而立,他的眉头紧锁,神情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
这个中年人,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但他在此刻,却是江寒所熟知的那位慈祥长者——老黄。
他原本以老黄的身份在民间微服私访,了解民情。
但机缘巧合之下,与江寒相识,后来让马三查了一遍又一遍这孩子的身世,才确定了他的真实身份。
他欣赏江寒的才华与胆识,更感激他在关键时刻对自己的帮助。
然而,他也深知,作为皇帝,他不能让私人感情影响到国家的命运。
此刻,朱元璋的心情异常复杂。
他答应了江寒,让他参与北伐,原本是想给他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但现在却深感后悔。
他担心江寒在战场上的安危,更担心自己的双重身份被揭穿。
如果江寒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会怎么想?
这段深厚的父子情谊是否还能维持?
朱元璋的思绪回到了那天,江寒决定要替他从军,并向他坦露了自己的家底,那些惊人的资产与技术股份,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
他知道,这份信任是建立在老黄的身份之上的,而如果江寒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这份信任是否还能保持呢?
他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他不能让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到江寒的未来,更不能让他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陷入危险之中。
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保护江寒的安全,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感情。
回想起与江寒的相识相知,朱元璋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以老黄的身份,陪伴着江寒成长,见证了他的才华和勇气。
如今,他却要看着自己的“儿子”踏上危险的战场,这种滋味确实让他难以言表。
但朱元璋也明白,他不能为了自己的感情而误了国家大事,他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应天府的那处隐秘宅邸内,书房的灯火依旧昏暗而温暖。
朱元璋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已经失去了大儿子朱标,那是他心中的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现在,他不想再失去这个流落在民间的“儿子”。
这段时间里,江寒给了他太多的意外和惊喜。
他的才华、他的胆识,还有那份对家人的深情,都让朱元璋深感欣慰。
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江寒能真正成为太子,正式接替他的皇位,那该多好。
然而,他也知道,这个秘密不能轻易揭露,否则可能会给江寒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
朱元璋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书桌前。
他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信。他想告诉江寒,无论他是否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都会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他会保护他,支持他,直到永远。
然而,当笔尖触碰到纸张的那一刻,他却突然停下了。
他意识到,有些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于是,他放下笔,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一切。
此时,如果不用去北伐的话,他很可能会选择一辈子向江寒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渴望能够经常去江府,享受那份与江寒在一起的家的温馨和宁静。
那里有着完全不同于皇宫的生活气息,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