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沐英的回朝,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武将集团的层层涟漪。
武将们的气势一下子升腾起来,仿佛压抑已久的火焰终于得以熊熊燃烧。
然而,朝堂的另一端,文官们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是凝重而紧张。
几位朝中重臣围坐一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如今的朝堂,武将之势愈发强盛。”
一位老臣抚着胡须,沉声说道,
“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以维持朝堂的平衡。”
另一位年轻些的官员接口道:
“是啊,自从胡维庸案后,皇上对官员的猜忌日重。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代言人,在朝堂上为我们争取利益。”
“说得没错。”
又一位文官点头道,
“武将们有沐英为首,我们文官若再不团结起来,恐怕将来难以在朝堂上立足。”
众文官议论纷纷,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和考量,他们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朱允炆身上。
这位被朱元璋冷落的皇孙,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正是这份孤立无援,让他成为了文官们眼中的最佳人选。
“朱允炆虽然被皇上冷落,但他毕竟是皇孙。”
一位文官分析道,
“如果我们能将他扶植起来,让他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那么我们的地位也会稳固许多。”
“此言有理。”
老臣表示赞同,
“朱允炆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只要我们向他伸出援手,他必定会感激不尽,为我们所用。”
于是,文官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个提议,决定暗中接触朱允炆,将他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博弈,必须谨慎行事,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官们通过各种渠道与朱允炆取得联系。
他们向朱允炆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而朱允炆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果断地答应了文官集团的请求,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朱允炆独自坐在幽暗的书房中,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
他的心中充满了挣扎与迷茫,自从母亲吕氏失势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与无助。
曾经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文官们,也在吕氏出事后纷纷疏远了他,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朝廷遗弃的角落。
然而,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文官集团再次找上了他。
他知道,这次文官们的主动接近并非出于对他的关心或同情,而是因为他们被沐英回朝所带来的武将集团气势的提升所震慑,急需找到一个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了。
在宫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无法接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