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江寒是个商人,他应该在商界发挥他的才华,而不是来我们吏部当官!”
“是啊,吏部尚书,你这样做未免太过分了。”
工部尚书秦逵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江寒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适合当官。你应该让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其他部门的老大们也纷纷附和,对吏部尚书的提议表示强烈反对。
吏部尚书面对众人的质疑和指责,却显得异常淡定。
他缓缓开口解释道:
“各位,我提出让江寒来吏部当官,并非出于私心。相反,我认为这是对大明最有利的选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江寒的商业才能确实非凡,但他的才华并不仅限于此。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卓越的领导力。这些特质不仅在商业领域有用,在官场也同样重要。我相信,如果江寒能够进入吏部,他将会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吏部尚书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虽然其他部门的重臣们仍然心存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吏部尚书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我反对,江寒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不可能跟你们这些肚满肠肥的大老爷一样没事就坐官衙里喝茶浪费时间的。更不可能整天埋头于那些发臭的铜钱上面的,他就应该出来带出一批能工巧匠,这才不会没落了他的才能。”
工部尚书的反对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仿佛是一个信号,其他部门的重臣们也开始纷纷表态。
礼部、兵部、刑部、吏部四部的尚书们接连向户部发难,他们或是质疑户部对税收的过度依赖,或是担忧重税会压制商业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长远利益。
户部尚书被众人的指责逼到了墙角,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
他挥舞着双手,脸红脖子粗地与各部官员争辩,仿佛一个即将光着膀子上战场的斗士,要与所有反对者一决高下。
这场朝堂上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朱元璋作为旁观者,静静地站在一旁,目睹了这场朝堂上的闹剧。
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在金钱面前竟然也会如此失态。
他看着堂下为了金钱而争吵得面红耳赤的官员们,忽然有些明白吴王朱橚为何会对江寒起杀心了。
在这个权力与金钱交织的朝堂上,江寒的崛起无疑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他的财富和智慧成为了众人争夺的焦点,也让一些人感到了威胁。
吴王朱橚作为皇室成员,自然对江寒的崛起保持高度警惕,甚至不惜动用极端手段来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心中明白这个朝堂上的争斗不会轻易平息。
他转身离开,心中默念着江寒的名字,希望他能在这场风波中保持清醒和坚定,继续为大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他也为江寒的安危感到担忧,希望他能躲过这场朝堂上的明枪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