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在只有几大部门重臣参与的小朝会上,气氛异常紧张。
一场关于江寒拍卖会的讨论,看似平静,却暗藏着朝堂上的权力博弈与利益争夺。
户部尚书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他提议增加商税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然而,工部尚书秦逵却持有不同看法,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反驳道:
“户部尚书此言差矣。江寒的拍卖会虽然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税收,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短视。”
秦逵环顾四周,继续说道:
“江寒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他激活了大明的商业氛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的创新精神和商业模式,是我们大明所需要的。如果我们现在急于加重税赋,恐怕会打击到他的积极性,甚至引发更大的问题。”
其他部门的官员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明白,秦逵所言非虚。江寒的拍卖会不仅仅是一场商业活动,更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种创新为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如果因为短视而扼杀了这种创新,那将是大明的损失。
户部尚书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讥讽,显然对于秦逵的反对意见有些不悦。
他接着道:
“江寒此子确实商业天赋过人,但他的财富也是来自于我大明的子民,如今国库空虚,正是需要他贡献力量的时候。秦尚书,你我都清楚,增加一些商税对他而言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必如此护短?”
秦逵闻言冷笑一声,回应道:
“户部尚书此言差矣。我并非因为私人关系而反对增加商税,而是从长远考虑。江寒的商业才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财富,更是我们大明未来的希望。如今他刚刚起步,我们就急于加重税赋,这岂不是自断其臂?更何况,他所带动的商业活力,未来能为国库带来更多的税收,这一点你我都应该清楚。”
两人的争论愈发激烈,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其他部门的官员们纷纷静默不语,他们知道这场争论并非简单的税收问题,更关乎到大明未来的商业发展和国库收入。
就在此时,一直没有发言的吏部尚书缓缓开口了:
“两位尚书稍安勿躁。江寒的才华确实值得我们珍惜和扶持,但国库的空虚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依我看,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来支持江寒的发展,同时确保国库的稳定收入。”
大家都以为吏部尚书有什么建议性的提议的时候,他竟然提出了要让江寒到吏部来当官,而且一给还不是个小官职。
这下子可把其他部门的老大们都气得够够戗的。
“怎么?你吏部有职位,那咱们礼部就没有职位了?而且论品阶绝不会比你们吏部差!!!”
“切,江寒这样的人才到了你们礼部能干嘛?让他帮你们去筹备祭天庆典吗?还是来咱们兵部的好,能让他发挥所长!!!”
当吏部尚书提出要让江寒到吏部担任重要官职时,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其他部门的重臣们纷纷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吏部尚书的私心作祟,想要独占江寒这位商业奇才。
“吏部尚书,你这是什么意思?”
户部尚书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