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江寒见秦逵否定了下策,也不意外。
他微微一笑,道:
“既然秦大人觉得下策不妥,那江某还有中策可言。”
他顿了顿,继续道,
“中策便是向社会招募各种手艺人,并许以各种有名无实的官职,以补充工部的匠人空虚。”
然而,江寒话音未落,黄子澄便摇头叹息道:
“此法恐怕也不行。招人进工部是秦尚书的权限范围内,但是官职的给予是需要经过吏部的。而且当今皇帝立意要精简各部人手,肯定不会通过这样的奏请。”
江寒闻言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黄子澄说的是事实。
如今朝廷正在推行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的政策,想要增加官职名额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沉思片刻后,缓缓道:
“既然中策也不可行,那江某就只有最后一策了。”
秦逵和黄子澄闻言都是精神一振,齐齐望向江寒。
只见江寒神色凝重地说道:
“最后一策便是同样把人招到工部,但却只有工部的名义,并不以朝庭匠人身份享受待遇。而且这种匠人在接到工作的时候还要给工部抽成。”
“不仅不享受工部匠人待遇,而且还要在接到活之后给工部抽成?这。。。。。。恐怕没人愿意做这样的事吧?”
秦逵没想到江寒竟然出了这么一个点子。
正常人估计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吧?
从来只有说做工得钱的,怎么到了他这里就变成了既出工又出钱了?
但是黄子澄跟江寒认识多时,也算是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所以当江寒说出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是思索了一阵。
“不对,江兄你的意思是。。。。。。他们可以打着工部的名义去给自己找活?而需要做的,就是给工部一些抽成?”
江寒笑着给黄子澄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这个方法不仅是适用于工部,在其他的部门应该也同样适用的。”
此言一出,秦逵和黄子澄都是一愣。
他们没想到江寒竟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种方法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这样既能解决工部人手不足的问题,又不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些匠人虽然名义上属于工部,但实际上却并不享受朝廷的俸禄和待遇,因此也不必担心会引起其他部门的反感和抵触。
秦逵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他忍不住击节赞叹道:
“妙!妙极了!江兄真乃神人也!此法既能解决我的困境,又不会引起朝廷的反感。秦某定当铭记于心!”
黄子澄也由衷地佩服江寒的智谋和见识。
他深知这个办法虽然听起来有些离奇,但却是目前解决工部困境的最佳选择。
他望向江寒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江寒淡淡一笑,道:
“秦大人过奖了。江某也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而已,具体如何操作还需秦大人仔细斟酌。”
他顿了顿,继续道,
“不过此法虽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这些匠人并非朝廷正式编制内的人员,管理和约束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因此秦大人在实施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行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