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饺子包好一屉,赵春梅站起身,打算先下到锅里煮上,沈柳拍了拍手上的面粉,跟着到灶房帮着干活。
灶上锅子咕嘟嘟的响,赵春梅隔着布巾掀开盖子,汤面上飘着油花儿,玉米煮得黄澄澄的,鸡肉的鲜香随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赵春梅用勺子搅和了一下,拿个小碗盛出一小块儿鸡肉和小半碗的鸡汤,递给了沈柳。
沈柳抱着碗却没动,他想着顾昀川和宝妹还在堂屋做活,自己咋好出来吃独食。
却听赵春梅笑着道:“你尝尝鸡肉熟透了没,香不香。”
闻声,沈柳低头浅浅喝了口汤,温润的汤汁裹着浓郁的玉米鲜甜涌进喉咙,很是滋味,他又夹起鸡肉到嘴边,轻轻撕下一小块儿,时辰炖得刚刚好,鸡肉软嫩不柴,他眼睛亮晶晶的:“好吃,阿娘也吃。”
沈柳夹起剩下多半的鸡肉块儿喂到阿娘的嘴边,赵春梅笑起来,张嘴咬了一口:“火候差不离了,等这锅饺子煮好一块儿端上桌,仔细放凉了。”
沈柳“嗯”了一声,低头瞧着灶堂里跳动的火苗,又瞧了眼稍见沸腾的锅水,饱满的饺子一个一个下进锅里,盖上锅盖……再打开时,饺子小船似的在水面翻腾,出锅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小火盆里烧得红红的,喝着鲜香的鸡汤,吃着热乎乎的饺子,从肚子到手脚都跟着暖和了起来。
待到饺子见了底,鸡汤也喝过两碗,赵春梅笑着道:“吃好没?到娘屋里拿东西。”
这几日,几人点灯熬油的做活儿,赶着时间把顾昀川的衣裳做了出来。沈柳不多会打型,便在袖口的位置绣了祥云纹,想求个平安吉祥。
沈柳轻轻看了眼顾昀川,抿唇笑起来:“阿娘你们去吧,我把碗筷收拾了。”
赵春梅却道:“不急收,小柳儿也来。”
沈柳内敛惯了,这种让人实实在在欢喜的场面不多敢瞧,他怕自己眼窝浅,再丢人地哭出来。
可阿娘叫了,他也跟在后面,慢慢往卧房里走。
忽然,骨节分明的大手握了上来,顾昀川温声道:“怎么走的这么慢?来福似的。”
来福是隔壁吴婶子家的大黄狗,吃饱了饭就不爱动,仰躺在院子里让人给它挠肚皮。
沈柳脸上红了红,脚下也快走了几步。
几人先后进了屋,屋子的桌面上,正放着给顾昀川缝的那件长衫。
赵春梅笑着道:“川儿马上做先生了,穿得干净利索才能撑得住场面,娘、宝妹和小柳儿一块儿给你做了身衫子,你瞧瞧。”
顾昀川有些诧异地接过来,他没想过他们会给自己做衣裳,指尖在靛蓝的长衫上轻摸了摸,布料柔软、针脚密实,袖口处绣着祥云。
沈柳笑着道:“你瞧瞧合身不?做了好几天呢。”
“这里是哥夫绣的,这里是我绣的,好看不?”顾知禧伸手给他指,衣摆处两道细密的海棠纹,“本想给你绣两只小雀的,可阿娘说你做先生,得大大方方的才行。”
一时间,顾昀川心口酸胀,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喉咙哽咽了下:“多谢阿娘、宝妹……还有柳儿。”
沈柳瞧见顾昀川眼底起了红,他知道他心里感动,不动声色地碰了下他的肩膀,他见着他欢喜,眼里也跟着生热。
小哥儿眉眼弯弯、抿着唇笑,忽然赵春梅叫了他一声,他抬起头,就见阿娘怀里正抱着身厚实的棉袄,圆鼓鼓的很是蓬松,一看里头就塞了十足的棉花。
赵春梅见沈柳傻站着没动,又叫了他一声:“过来呀,你的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