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星辞必须正面强攻,而非绕路进军。因为,后者会将补给线越拖越长。而敌军可依托防线,不断袭扰粮道。
他已率精兵五万,在此扎营十日,与二哥有过数次短暂的交锋。二哥坚守防线,凭各处堡垒要塞迅速阻击、转战。
步兵翻越防线不难,可骑兵和辎重过不去。孤军深入是找死,只能撤退。必须将防线撕开一道缺口,巨大的缺口。以此为据,再向左右扩大战果。
二哥粗中有细,性情悍勇,又正值当打之年,甚至让叶星辞吃了点亏——雪球儿的屁股中箭了。
见主人另换战马,正在休养的雪球儿发出伤心欲绝的嘶鸣,气得绝食,不过仅持续了一天。叶星辞挺心疼,夜里去安慰它。它似乎嫌他身上有其它战马的气息,不让他摸,并朝他放屁。
伴着一阵迅捷的脚步,于章远登上箭塔。叶星辞立即追问:“探得如何?”
“没问题。”
叶星辞目光一凛,一拍栏杆:“好,引水!”
攻,在其锐。防,在其坚。总攻必须锐利,一击即破。
这十日,叶星辞白天与二哥过招,夜里打井、挖水渠。水渠全长五里,一端通壕墙,一端与营区的水井相连。白天,便以木板、草皮掩盖。为防敌骑从马蹄经过时的声音起疑,还铺了棉絮。
昨夜,为了挖通靠近墙根那一里,叶星辞在远处夜袭掩护,吸引齐军注意。水渠末端,如钉耙般分叉,以覆盖更宽广的范围。
水渠的选址很有讲究,斥候已探明,这一段墙体的基底是沙石,最怕水泡,一泡尿都能呲出个坑。位置恰处于两座堡垒之间,防范疏松。
“引水!”一声令下,数名健壮士卒全力推动水车,将水从井中源源不断地引进水渠。
水车架在井口,有一个硕大的生铁转轮,最外层是一圈铁齿。铁齿挂有铁索,铁索上每隔一段就有个牛皮圆盘。水车下方,一个中空铁筒直通井底,铁索贯穿铁筒。水车转动时,铁索上的牛皮圆盘便将水不断汲到地面,通过水车侧方的铁簸箕,将水引入水渠。
“使劲推啊!”众人一圈圈推着木杠子,健壮的赤膊挂满汗珠。淙淙水流,涌入夜色,如灵活的游蛇,直咬敌人的防线。
叶星辞平静地闭目聆听,觉得这声音,像兆安郊外的清溪。十六岁的少年,刚得到一匹神骏白马,出城撒欢。他给它取名雪球儿。
当时谁能想到,后来雪球儿屁股开花,自己的屁股也反复开花……
叶星辞在满是野花的梦境中,睡到天际泛白。他分出三万兵力,在距水渠数十里外翻越防线、发动佯攻,以掩饰主攻方向。
声势浩大的佯攻,吸引了齐军大半兵力前去围剿。叶星辞瞧准时机,另率一万兵马,突击那段已“泡澡”一整夜的防线。数个攻城锥一字排开,同时猛撞。
“冲,再撞——”
轰,墙基被泡垮的墙整段垮塌,正填上壕沟。坚不可摧的防线,被撕开一个十丈宽的豁口。
“怎么一下子塌啦!”齐军守军早已放烟传递战况,召集兵力。但防线垮得太快,来不及了。
“先锋军,上!”
昌军步兵当先休整路面,整平崎岖处,以便骑兵通过。
叶星辞率轻骑长驱直入,在齐军主力赶来阻击之前,将缺口左右的堡垒和烽火台统统占领,并向南北两侧吞噬。一口口,将整段防线据为己有。
天昏地暗的鏖战,从早到晚。
齐军以新兵和久疏战阵的军户顽抗,最终弃守防线,退至宛延城——齐国最后的险要。破了此城,便可直驱江南腹地。
血泊映着夕阳,说不清谁更红。
叶星辞的面颊凝着几滴血,宛如雪地里碎裂的珊瑚。暮色漫过他的眉骨,眸光明灭间,浩气凛然。
他从胸甲抽出一条白帕,抹了抹脸,又擦拭枪上粘稠的血迹。他扫一眼防线上巨大的豁口,平静道:“向朝廷报捷。十日之内,我将吞并全部防线。而后就地屯兵,固守战果,择机与齐军在宛延城下开战。”
父兄耗费无数人力,修筑了这道漫长的壕墙。此刻,反倒成为他巩固战果的屏障。
叶星辞回到营帐,卸下甲胄,用酸乏发颤的右手执笔,在信中详述此役前后:“手抖字丑,望见谅。说来有趣,暗挖水渠之战术,始于喀留楚献忠……彼时为传令兵,今时为主帅,恍然似梦。不擅作诗,硬憋两句,以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