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整个东京城热闹非凡。一只家养的雀儿鸟从城区另一边的高台起飞,横跨灯火通明的东京城,最后落在一名小吏肩膀上。小吏取下鸟爪上的信桶,拆开一看,不由高呼:“东城区赵玄鱼赵公子现在已经拿下十四张奖牌,现居全城第一!”此言一出,杜玉所在的街区人皆沸腾,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满街琳琅的字谜挂纸上。
谢千寻说:“这个赵玄鱼我认识,是尚书仆射赵晋的长子,在去年的京都大比上只走过一轮就淘汰了,也是个只会动嘴皮子的。”
杜玉拉上她:“走,我们也去猜灯谜,拿下奖牌争个第一。”
谢千寻被他拉着手跑,心中杂念纷飞:“我又不会猜字谜。我连字都认不全!”
“我帮你。”杜玉回头看着她笑,“到时候全城通报‘谢千寻拿下第一,一定把所有人下巴都惊掉了。”
谢千寻被杜玉的笑容迷住了,她只能痴痴傻傻地应了声“好”。
江面驶来龙船,龙船上戴着面具的民俗艺人唱起高调的歌谣,桥上的行人纷纷向龙船丢去银钱,以求得一丝龙运。那些戏子唱着咿咿呀呀的歌,谢千寻听不懂,也觉得不好听,但她被城市里热闹的氛围感染,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你唱的什么?”杜玉问,声音太小,被歌声盖过,他凑到谢千寻耳朵边大声喊,“你在唱什么?”
谢千寻嘻嘻笑着,她也凑到杜玉耳边,也不知是不是故意,凑得过近,几乎是咬着杜玉的耳朵喊:“我在唱《小儿寻母歌》!”
“没听过!”
“你当然没听过,你又不是本地人!”
二人赶到一家卖茶饼的店,先买了半块便宜茶饼,又让店家送来灯谜,展开一看:
“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打一物。”
不是字谜,谢千寻便有了自信:“一对什么江玉并看,二妃曾撒泪良什么。”这句话槽点太多,杜玉一时不知该指正哪个错误。
“我知道了!”
杜玉露齿微笑:“是什么?”
“是对剑!就是那种匕首长,成对使用的武器!”
店家笑呵呵地问:“客人您确定吗?”
谢千寻又没底了,她看向杜玉:“是不是对剑?”
杜玉想了想:“应该是筷子。”
“为什么是筷子啊?”
“用了典故。”
一听是典故,谢千寻就心虚了:“我还以为是对剑呢。”
“对剑也不算错,但灯谜只能有一个答案。”
店家揭开谜底,正是筷子。二人又赢得一张奖牌,算上杜玉之前拿到的两张,已经有了三张,距离十四张还有不短的距离。
谢千寻喜出望外,好像真是她答对了一样:“好耶!我们去下一家吧!下一家我一定答对!”
见谢千寻兴致被勾起,杜玉也悄然松了一口气。他之前一直担心小文盲不适应花火节的氛围,玩得不够尽兴。这姑娘一年到头难得有一天能这么玩耍,杜玉想给她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杜玉的帮助下,谢千寻手里的奖牌越积越多,数量已有了十一张。而通报里的全城第一换成了紫阳门的叶闻道,他在西城区拿了十九张奖牌。
谢千寻觉得杜玉一点也不比这些人差,说不定他们还真能拿下猜谜第一,到时候让那群嘲笑她不识字的家伙把眼珠子都瞪出来!谢千寻不无得意地想。
啪地一声,又是一簇烟花在空中绽放。谢千寻来不及去欣赏,风风火火地抓过杜玉前往下一个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