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从前有座寻仙山 > 第三十一章 武者之道(第1页)

第三十一章 武者之道(第1页)

公孙默整了整紫袍下摆,等公孙若在首位入座,他才坐在次席。他喊来御史,询问着宴席事宜,时不时指点着什么。公孙若居于首座,她今日的妆容格外清丽,小脸蛋似薄淡的雪一样冷白,使她少了几分幼稚的气质。

这位王国公主目光在殿内巡视,不知情者还以为公主是在打量自己,纷纷正冠顺、正襟危坐,有甚者还回一个自恃深邃的微笑。公孙若目光扫了两圈,在角落看到杜玉,脸上终于绽放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杜玉不止一次感叹,小师妹最是好哄,也许不是因为她脾性好,而只是因为她爱着某人,所以才能百般容忍。之前她抑郁了一个多月,只是因为昨日杜玉向她说了些甜言蜜语,她便又换上一副笑脸迎向她的师兄。杜玉觉得在她的衬托下,杜某人当真不是个好东西。

公孙若入座后,内侍们终于呈上热气腾腾的菜品。先是乾果蜜饯,有蜂蜜花生、核桃粘、蜜饯瓜条、栗子糕、桂花糕。然后每座又各上蝴蝶虾卷、姜汁鱼片、砂锅煨鹿筋、八宝兔丁。等杜玉以为到此为止时,太监们又往各座送上一品官燕、天香鲍鱼。菜品琳琅满目,称得上饕餮大餐。

“诸位。”公孙默举起酒樽,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在座的各位有我齐国要员,有上国来使,有友邦宾客,也有江湖名门泰斗,诸位愿意出席我齐国大宴,默甚感欣慰。”公孙默声音清朗,中气十足,“昔柴宕窃国,使公孙皇室蒙受大灾,使齐国百姓身陷水火,幸默得天助,得以诛杀此贼。然默一直耿耿于怀,公孙公主当年因柴贼受难,流落民间。今公主有天命加身,辗转终回本国,实乃默之喜事,公孙之喜事,天齐之喜事。故默特设此宴,一则勉励大比中的青年才俊,二则恭贺本国公主归位!”

说罢,将酒水一饮而尽。殿内诸员齐齐举杯:“恭贺公主归位!”

杜玉也象征性地举起酒樽,思考着该以何种方式开始今天的“正事”。

“公孙国相,在下大食国诃黎佛,为庆此盛典,特送上极品夜明珠九枚。”一名西域大商人从座位上站起。伴随他的话语,内侍们捧出九个红色的礼盒,礼盒打开,只见一阵珠光四射,好不奢华。

诃黎佛开了头后,其余宾客都陆续呈上献礼,从象牙犀角到豹子骆驼,应有尽有,倒是让杜玉开了一番眼界。就在这时,御史小跑到公孙默身边,递上一个小物件,公孙默眉毛微微一抬,面露好奇之色。

原来是杜琰的“小霹雳雷”被送到公孙默手上了。

说来其实有些丢脸,那霹雳雷就是个便携炸弹,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哪有人送礼送这东西的?

公孙默手指微动,将霹雳雷的引线拆了下来:“默听闻梁国赤霄门也有才俊到来?”

杜家兄弟闻言从座位上站起:“晚辈准备不周,让国相见笑了。”杜琰自称是“晚辈”,潜意识里还是更看重公孙默作为前辈武者的身份。

“二位才俊有心了。默当年初出茅庐时,便也是以赤霄门的小霹雳雷护身,这物件倒是让默回忆起当年峥嵘。”公孙默笑了笑,“赤霄门杜琰,我几年前曾去过一次赤霄门,听说过你的名字,你在赤霄门中年轻弟子中也算是一方翘楚?今天可有在大比中一展身手?”

杜琰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公孙默这是在质疑他们到来的动机了。

一时间,殿内殿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兄弟二人身上。与服装整洁来赴宴的众人相比,一身江湖气的二人显得格格不入。

杜玉接过话:“回国相,我们兄弟二人并未参加大比,此次来赴宴也确实准备不周,也是晚辈一时意气所致。”

“你是?……”公孙默这才看向杜玉,他之前一直以为杜玉只是杜琰的跟班,因为杜玉身上没有一点会武功的迹象——皮肤白皙细嫩、脚步虚浮、虎口干净,像是个读书人而不是武者。

“晚辈无涯门杜玉。”

“无涯门……”公孙默回过味来,看向身后的公孙若,“是哪个无涯门?”

“只是一个在梁国西南行省内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门。”

公孙默发现侄女的手悄然抓紧衣裙下摆,显然是紧张起来,他心中了然,这个无涯门恐怕就是之前收留了公孙若的无涯门。

“原来是无涯门的杜……道长。”他将酒樽重重落下,“你们谁安排的座次?怎么让我公孙默的恩人坐在如此靠后的位置?!”

众皆哗然,一个小太监被推出来,他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国相恕罪……是小人招待不周……请国相恕罪……”

公孙默的恩人?怎么会有这种人?

公孙默一定是个极其擅长操纵人心的人,他简单一番作态便将全场的氛围死死把控住,所有人都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无涯门乃是当年救助了小公主的门派,是若公主的恩人,也便是我公孙默的恩人!快给小杜道长在我身侧添座!休得怠慢!”

若是此时心中有半分怯场,恐怕就顺从了公孙默的安排,坐在这位北荒妖师身边,再难起半分波澜。

九百年前以断剑止干戈的酒剑仙李知云在庆功宴上,面对满堂公侯的奉承时,能做到推翻酒桌,大骂“卖国贼们”,靠的就是不服权威的胆识与魄力。杜玉做不到李知云那般不羁豪爽,但起码不能就这么畏畏缩缩地顺从。

“国相,座次事小,情谊事大。”杜玉拱手道,他听到杜琰在一旁咽口水,“杜某本次赴齐,其实是因为无涯门少了位弟子,师尊与杜某都想念十分,故杜某特跋涉千里,只为寻回故人。”

公孙默长呼一口气,他早就该想到,前几天公孙若哭哭啼啼估计就是为了这小子。这嘴边胡须都没长齐的小子居然真的为了公孙若,千里迢迢从梁国来到齐国宫廷,就敢口口声声说要“寻回故人”……其他人听得迷迷糊糊,他岂能不知道?这是无涯门反悔了,想把他好不容易找回来的侄女要回去罢!

皇族血脉,又岂有流落之理?!

正大殿内议论四起,都在猜测这来自梁国的兄弟二人意欲何为。这杜玉所说的“故人”又是指谁。

“国相,杜某正是为无涯门公孙若而来!”杜玉行礼半拜,但字字铿锵,竟是分毫不让。

一时间,正大殿内落针可闻。当着齐国国相的面,直呼小公主的名字,还扬言要把小公主带走?

杜玉身体紧绷,随时要运转杀法,他已经在心中预演好,等师叔一出手,他便掳走师妹,从侧门杀出。如若不是宴席,他和杜琰连进宫廷的机会都没有,错失这个机会,想带走师妹不知又要增添多少难度。

“好好好!好好好!”公孙默大笑。他这一笑让杜玉都懵了,他笑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