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淮年同志在电话里连说了十来个好。
即使远隔千里,也能想象得到对方红光满面的样子。
尽管孙辈中有好几个参军的,但是从事军事科研的只有吴玉琢一个。
她这个成绩,算是老吴家同辈人中最好的。
而且这是能被吴淮年大方拿出去吹牛的成绩。
有一个刚恢复军队高考,就考了全军第一的孙女,够吴淮年同志吹半辈子了。
因此,吴峥嵘估摸着,那老爷子一激动,兴许会给孙女多汇点钱。
吴玉琢将汇款单递给他,语调仍是缥缈的,“你看!5000块!我还以为看错了呢,数了两遍,又跟大写数字对照了两遍,没错,真是5000块!”
她爷爷真有钱啊!
不会是把家底全给她了吧?
想到这里,她担心道:“5000是不是太多了?要不给我爷退回去吧?”
吴峥嵘直白地点评:“傻!”
他爹妈日常几乎没什么大开销,几十年存下来,别说五千块,就是五万块也拿得出来。
“给了你,你就拿着吧,找时间去银行存上。要不是知道你选择了导弹工程专业,你爷未必会给这么多。你如今存款不少,没有经济压力,以后多把心思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争取早日取得科研成果。”
吴玉琢被亲爷爷的大手笔震得心头激荡,狠狠点头。
国家还没交给她什么任务呢,她已经誓要为军工科研献身了!
没办法,她爷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她要是不努力,心里都亏得慌。
五千块的大手笔,让吴玉琢不敢耽搁,第二天就去邮局和银行,妥善安置了这笔钱。
然而,这还不算完,自打亲爷爷的汇款到账以后,老吴家的亲戚们也陆续往滨江汇款了。
她大姑、大伯、小姑,堂伯、堂叔、堂姑姑,都给她汇了钱。
其中最大的一笔汇款来自三爷爷,也就是她爷爷的亲弟弟,1000块,附言“刻苦学习,为国争光。”
吴玉琢从小在太爷太奶身边长大,与三爷爷也算熟识,但是1000块是很大一笔钱,这钱她收得还是有些烫手的。
“爸,我堂哥堂弟要是也考上大学了,咱们是不是也得按照这个标准回礼金啊?”
吴峥嵘坑爹没商量,摇头说:“你爷爷的孙女考上大学,你三爷爷随礼了。那等你三爷爷的孙子考上大学,自然也应该由你爷爷回礼。”
所以,这笔钱你就安心收着,以后要是真的需要回礼,也是吴淮年同志去操心,跟咱们不相干。
叶满枝和吴玉琢:“::::::”
要说脸皮厚,还得是吴院长。
因着考上军校,吴玉琢总共收到了8005块的红包。
这笔巨款,让她暗自激动了好几天,去吴家老宅看太奶奶的时候,还给老太太看了她的账本。
“我现在可有钱了,咱们今天下馆子吧,我请客!”
“有钱你自个儿好好存着,别跟你太爷学得不把钱当回事。钱是人的胆,别乱花!”
老太太念叨着,又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存折,塞进重孙女手里。
“这是我跟老头子给的,凑个整,你存起来别乱花,以后就是万元户了!”
吴玉琢瞄一眼上面的金额,2000元。
她没推辞,笑着收了。
“等我也弄出导弹了,给您和我太爷看看。”
“嗯,你比老头子强,”老太太瘪着没牙的嘴说,“老头子净吹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