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鬼灭之刃年冠 > 第十七章战国时代 岩胜的辫子(第2页)

第十七章战国时代 岩胜的辫子(第2页)

岩胜猛地转身,刚好撞见林子扒着门框往里看。

那丫头脸上还挂着没藏好的笑,眼睛弯成了月牙:“哎呀,哥哥今天换发型了?这个辫子……还挺别致的嘛。”

“你还敢说!”岩胜抓起桌上的梳子就扔过去,却被林子灵活地躲开。

林子围着他转圈打量:“我编了好久呢,你看这蝴蝶结,是不是和蝴蝶很像?”

“像什么像!”岩胜的脸颊被气红扑扑的,伸手想去揪她的手,却被林子笑着抓住手腕,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安抚。

“好啦,不闹你了。”林子从袖袋里摸出把小剪刀,“我来帮你剪掉?再晚些父亲该过来了。”

岩胜别过脸不说话,算是默许了。

剪刀“咔嚓”一声剪断棉线,那截靛蓝色绳子落在榻榻米上。

林子一边帮他梳理散开的头发,一边小声笑:“一想到你十岁就剃个光溜溜的武士头,真的太像和尚手里的木鱼了,”

“闭嘴!”岩胜闷声闷气地说。

晨光透过窗棂,少年脖颈的线条被气到绷得笔直,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成了拳头。

下次,一定要让那死丫头尝尝被人偷偷编丑疤奇葩辫子的滋味。

廊下传来侍从送早饭的脚步声,林子慌忙把剪下的绳子塞进袖袋,推着岩胜往外走:“快走快走,不然要被发现了。”

只是那截被藏起来的靛蓝绳子,后来被林子偷偷夹在了盒子里,时不时拿捏岩胜。

——*——

秋季的七五三节,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祈求3岁、5岁和7岁儿童的健康和幸福。7岁之前的孩子被认为是受神庇护的到了7岁才正式作为世俗社会的。一员而迎来“再获新生之年。″:

七五三节也是一个家庭重要的仪式,具有感谢神明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传统意义,还象征着孩子们进入新阶段的成长。

七五三节这天的阳光格外暖,将街道上孩子们的和服映得鲜亮。

父亲把红白色的千岁饴糖递给岩胜时,指尖带着郑重的温度:“要像这糖一样,岁岁平安。”

岩胜攥着那沉甸甸的纸包,糖纸在风中轻轻响,像在应和父亲的话。

与此同时,林子望着远处乡下的方向,指尖泛起淡青色的术式微光。

下一秒,她化作一只灰扑扑的麻雀,翅膀掠过低矮的屋顶,嘴里衔着个油纸包——里面是攒了许久的水果糖,颗颗裹着透明糖纸,像封存了细碎的阳光。

秋阳斜斜地穿过柿子树的枝桠,在土院的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缘一肩上扛着半捆刚割的稻穗,袖口沾着草屑,身后跟着的小诗拎着竹篮,里面盛着几颗饱满的野栗子,辫梢还别着朵淡黄色的小野菊。

"缘一你看,今天的夕阳像庙里的灯笼呢。”

小诗仰起脸,鼻尖冻得微红,说话时呼出的白气轻轻散开。

缘一刚要应声,眼角忽然瞥见院角的老槐树下,放着个素色的棉布包袱,用麻绳仔细地捆着,边角还绣着朵小小的山茶。

两人对视一眼,快步走过去。

缘一放下稻穗,解开绳结时手指微微发颤——包袱里铺着层柔软的棉絮,上面整齐地码着东西:几枚沉甸甸的小判,边缘还泛着温润的金光;纸包里裹着的糖块,透过半透明的纸能看见琥珀色的光泽,凑近了闻,有清甜的香气;一叠厚实的棉布,摸起来软乎乎的,还有团雪白的新棉,蓬蓬松松像天上的云;最底下压着本线装的医书,封皮有些磨损,却看得出来被仔细修补过。

“呀,还有这个。”小诗伸手从棉絮里拈出个小巧的银铃铛,铃舌的位置却是空的,轻轻一晃,只有细碎的嗡鸣,像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她歪着头把铃铛举到眼前,“好奇怪呀,这些东西是谁放在这里的呢?”

缘一没说话,从纸包里拿起块糖,剥开纸时糖块沾了点他指尖的泥土。

他把糖轻轻塞进小诗嘴里,那股甜意瞬间在舌尖炸开,暖得人心里都软了。“是好心的妹妹送来的。”

他看着小诗眼睛弯成月牙的样子,伸手把无舌铃铛放进她冻得冰凉的掌心,用自己的手裹住,“你看,她知道我们冬天缺棉花,还想着给小诗带糖吃呢。”

小诗含着糖,含混地问:“是像城里故事里那样的仙女姐姐吗?”

缘一摇摇头,望向院墙外那片掠过几只麻雀的天空,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或许是比仙女更温柔的人呢。”

包袱里的医书被他小心地收进屋里的木箱,棉布和棉花叠好放在床头,小判则用布包好藏在灶膛的暗格里。

缘一坐在门槛上帮小诗梳辫子,麻雀落在院里的老梨树上,歪头瞧了几眼,扑棱棱飞走了。

只有那枚无舌铃铛,被小诗用红绳系着,挂在了窗前的木钩上。

风一吹,那细碎的嗡鸣便混着檐角的铜铃响,在暮色渐浓的小院里轻轻回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