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世家子弟考科举大文学 > 130140(第12页)

130140(第12页)

非也。

明明他们可以做出绚烂的烟火,可以织出比云霞还要美的布,可以染出比彩虹还要鲜艳夺目的颜色,可以将金做成细丝,绞成不同样式的头面首饰。

他们可以建造几层高的大船,可以修建华丽,高耸入云霄,历经地动,仍能屹立千年的古刹。

他们吃河豚,吃飞禽,吃鱼脍,上天入海,皆做成珍馐佳馔摆上桌。

他们也吃人。

享受的一切,都是在吃人。

丛林法则总是强调强者生,弱者亡,动物都是弱肉强食。

休说动物世界并非如此,而且自诩知礼节的士人,为何还自认为畜生。

宁毓承是人,无法再退化回去做畜生。

钱夫人愣在了那里,明显不理解。宁毓承能理解她的抱负,她的执念太深,因为她无法科举出仕,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宁毓华的身上。无论宁毓华如何解释,她都不接受,母子俩关系一直僵着。

宁毓承也能理解夏老太爷,科举出仕做官,入朝拜相,几乎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他走了一条不同的路,这条路,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以为他是对大齐朝堂失望,才避世无心仕途。

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宁毓承不喜欢官场的倾轧,哪怕做到宰相,甚至是皇帝,要革新也谈何荣不易。

世家大族的观念如此,底下层百姓就是地上的落叶,他们只会被上面的风,卷向不同方向。

底下百姓占了近七成左右,只有他们彻底站起来,觉醒,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卷底下的人,让他们有上升空间,有话语权。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吃饱饭,识字,发展科学,提高生产力。

多有挑战,多有趣的事情!

夏老太爷哼唧着,刚要说话,崔老夫人出声了:“好了,你我都上了年纪,还有几年可活。腿一蹬,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管他们作甚。莫非,后代不争气,你还能从地里爬起来,教训他们一顿不成?人死如灯灭,世间无鬼神,小七的文章难道你没看,少神神叨叨,操心那般多!”

崔老夫人年长,且身份高,夏老太爷不做声了。

田老夫人笑起来,道:“还是崔姐姐有魄力!老头子想不开,也是,孩子都不是从男人肚子里爬出来,母亲与子女分离的难受,他们哪能体会到。成天盼着儿孙要有出息,也不看看自己那点出息!”

夏恪庵不客气噗呲笑了,夏老太爷铁青着脸瞪过去,怕气坏了老父亲,夏恪庵忙提壶,替夏老太爷酒盅斟满,自己杯中也倒了些,举起酒盅,道:“阿爹,儿子陪你吃一杯。”

平时夏恪庵忙,极少在府中用饭,难得儿女孙女外孙孙外孙女都齐聚一堂,夏老太爷神色终于缓和下来,与夏恪庵吃起了酒。

大厅又开始热闹起来,宁毓瑶绘声绘色说着京城的见闻,说起时兴的衣衫头面,话一转,说到了广平巷爆炸那天的情形。

“我头天晚上睡得迟,不是,我每天晚上都睡得迟,早间就睡得格外香。突然,我的床在晃动,屋顶瓦片,床帐,多宝阁的摆件,都一起在哗啦啦响。我像是会飞一样,唰地一下,升了这么高,再掉下来!”

宁毓瑶口齿伶俐,像是说书先生那样绘声绘色,手舞足蹈讲着那天早上的事。

宁毓朱与宁毓珊,在一边附和着,替她作证。

“我不知发生了何事,还以为自己在做梦。院子中的仆妇也吓到了,说是地动。我没经历过地动,跟着仆妇跑到了屋外。后来,七哥派了福山来,安抚大家,说不是地动,让我们放心,好生呆在屋里,别害怕。哎哟,真是吓人呐!”

崔老夫人道:“以前我跟你祖父在任上时,遇到过一次地动。像是这般的情况,我也会以为是地动。地动是吓人,这天地一下晃动,人哪受得住。”

宁毓瑶道:“祖母,我不是被地动吓到了。在睡梦中被震醒,我还没回过神呢。我是后来看到成片成片,望不到尽头的宅子,皆变成瓦砾灰烬,尸首堆成山,还有哪些烧伤的人,脸上流着脓血,惨叫得没了人形,这才可怕。”

“你没事跑出去看作甚?”田老夫人心疼地道。

“外祖母,我去安置灾民的地方,给他们送吃食,衣衫,糖水。”

宁毓瑶昂起头,骄傲地道:“二哥七哥阿爹他们都在忙着赈济之事,我也能做事啊。七哥以前总对我说,阿瑶别哭,吃颗糖就高兴了。我给他们送糖水去,让他们吃口甜,能减轻丁点的疼,也是功劳一桩。”

宁毓珠宁毓珊宁淼她们都去了,几个小娘子接连说起了当时的情形。崔老夫人她们听得不停惊呼,又唏嘘不断。

夏恪庵皱起眉,他在衙门,对朝堂事情了解得多,低声问宁毓承:“小七,最近朝廷风向,好似不大对。广平巷一事,传得沸沸扬扬,什么猜测都有。”

在京城时,宁毓承就已经猜到朝廷的打算,他淡淡道:“我手上有关于伤亡,起火爆炸等详尽、真实的记录,包含朝廷的文书,公函。我打算慢慢整理成书,并附上消息的来源。”

夏恪庵一震,思索了下,道:“事情已经发生,在你阿爹的力主下进行了赈济,现在匠作监与兵器库都迁走了,且规定周围几里不许百姓居住。你再将这些记录下来,可会没甚大用,还会让朝廷在番邦面前失去威严,还会造成百姓的恐慌,让百姓对朝廷失望?”

“真实让人感到恐慌,让一国在番邦前失去威严,让人对朝廷失望,这本身就是荒诞滑稽之事!”

宁毓承声音铿锵有力,他极少如眼下这般严肃,让夏恪庵不自觉放下了酒盅。

“记录真实,并非是为了传递苦痛,不安。人该吸取教训,同时有敬畏心。除去不再犯同样的错,广平巷这九千七百三十五条命,他们不该被人遗忘,真实,从不该被湮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