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毓闵清楚宁毓承的想法,他并非是故意谦虚,解元状元的名声,他真不需要。
宁氏如今花团锦簇,花无百日红,花谢之后满目疮痍。
宁毓闵在自己快陷入失落中时,忙摇了摇头,道:“外面道喜的估计来了,我们得出去露个面。”
宁毓承道好,两人用完饭,漱口后走了出去。大门前已经热闹盈天,府衙的高捕头带着差役敲锣打鼓到了门前,抢着来报喜拿赏钱的闲汉们,不甘落后抢在前面,嘴上不断说着恭维话。
此次宁府四人考秋闱,全部高中。崔老夫人准备了一箩筐的赏钱,仆从小厮忙着将钱送出去,大家高兴地拿着钱离开。高捕头他们还要去下一家报喜,拿着宁府准备的荷包,满意离去。
宁毓承同宁毓闵宁毓澜宁毓衡几人一起,与前来道喜的人打过招呼,宁毓闵他们三人去与友人同伴吃酒,他则回了松华院。
夏恪庵已经起身,他坐在廊檐下捧着盏浓茶,睡眼惺忪打着呵欠。
宁毓承从庭院中穿过,走上台阶,夏恪庵呵欠连天,含糊着问道:“都走了?”
“走了。”宁毓承走上前,在他旁边坐下,道:“既然困,怎都不多睡一阵?”
“敲锣打鼓哐当当,我在床上听得一清二楚,哪还睡得着。等下我要去府衙,秋闱之后,要安排举人进京春闱。”夏恪庵抱怨着,啜了口浓茶。
举人进京春闱,地方州府会派差人相送,提供进京的盘缠。地方州府所给盘缠不多,吃住也简陋。有些富绅子弟看不上眼,则会自己进京。
宁毓承他们人多,准备包下一艘船进京。为了不急着赶路,在三日后就会出发。
夏恪庵打了个呵欠,看上去很是疲惫。他怔怔望着天际飘散的云,失落地道:“小七,薛学正说我会害了你,他人虽啰嗦。有些话说得也对。但愿这次进京,你能顺顺当当。”
昨日夏恪庵醉酒后,拉着宁毓承说了许久。薛学正以及一众官员,对他的文章皆不发表看法。这足以说明,官员在涉及自身时,君子之风荡然无存。
决定成绩要靠着大家的争论,宁毓承认为本身就荒唐。因为他文章本身,在荒唐中又添了滑稽。
夏恪庵承受了重重压力,他想宁毓承的文章被人看到,以及他的立场。又担心宁毓承风头过盛,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
宁毓承静默了下,道:“舅父,以前很少有人提及此事,能提的人,念着自身的利益,他们不会提。有人跳出来提了,受到了无数的反对,最后还是失败了。我不敢想着自己能成功,这将会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仓禀实而知礼节,人人能吃饱饭,读书,方才有可能。我之所以现在会提出来,我希望有人会看到,会听到,会认真去想,会有人与我一样。等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去做,去努力推进。”
夏恪庵神色动容,道:“我认识许多游侠儿,他们热心肠,到处行侠仗义,官府对他们最为讨厌,头疼。要是律法公道,何用游侠儿出来替天行道。那些君子们,这时反倒都不见了人影。故而,我平生最恨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宁毓承笑起来,道:“舅父,你还没用早饭吧?我让福水去给你端来。”
“我不吃了。”夏恪庵没甚胃口,准备吃上一盏茶就走。
这时,夏夫人一脸高兴走了进来,听到夏恪庵的话,扬眉问道:“你为何不吃?”
夏恪庵脸上堆满笑,不由自主放下了茶盏,道:“大姐来了,呵呵,我说不吃茶,不吃浓茶了。”
“去拿饭食来,给他煮碗鸡汤面。”夏夫人白了夏恪庵一眼,吩咐了福水几句,又去念叨夏恪庵:“昨夜你就几乎没动筷子,酒水酒水,酒也是水,你现在又喝一肚皮浓茶,等下肠胃该难受了。”
夏恪庵在夏夫人面前,自是只回答对对对,“大姐,给你道喜了,快给我贺喜的红包!”
夏夫人嗔怪地拍向夏恪庵伸出去的手,只见他手掌上,躺着一只赤金蝴蝶簪。蝴蝶眼睛镶嵌着两只红宝石,做工精致,看上去灵动极了。
“你成日尽顾着忙,连阿笙生辰都忘了。这只蝴蝶簪,我从没有戴过,阿笙喜欢蝴蝶,你拿回去送给她。”
夏恪庵眉开眼笑收下了,道:“还是大姐最好。我有时一忙,就顾不上这些,大姐以后多提点我。”
夏夫人不搭理夏恪庵了,她笑吟吟看着宁毓承,道:“小七中了解元,这是大喜之事。前两日我就给阿瑛去了信,让她回府一趟。阿瑛回了话,她下午便会道。等下晚上我们娘几个一起用饭,一家子庆贺一下。”
他们姐弟几人已经许久没有齐聚在梧桐院。前去京城春闱,若考中之后便要派官,若非留在京城,便要外派。除非夏夫人跟着他到任上,以后母子亲人就分隔一方了。
考中秋闱是高兴之事,夏夫人不提这些伤心事,宁毓承如何能不明白。不过他没有多说,只笑着道好,“我反正没事,等下我出城去接三姐姐。”
“行,你去吧。”夏夫人点头,她略坐了一会,等夏恪庵用完鸡汤面离去,她张罗着替宁毓承收拾行囊。
宁毓承接了宁毓瑛回府,宁毓瑶与他一起到梧桐院,与夏夫人热热闹闹吃了晚饭。
放榜后的各种庆贺,风言风语,宁毓承都没去管。
两日后,宁毓承与宁氏几兄弟,加上周氏带着小郎,宁毓瑶几个小娘子。堪堪挤入秋闱末尾,还未从惊喜中回过神的赵春盛,一起登上了前往京城的船。
船行驶得慢,一路走走停停,下船前去有名之处游玩。
到京城时,已经进入年底。过年京城本就热闹,恰逢春闱之年,在码头停靠的船沿河等候,远远看去,河上的船仿佛变成了看不到首尾的巨舟。
宁毓承他们的船从清早等到了快中午才靠岸,宁毓瑶走上甲板,她就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好冷,好多人啊!”
码头上人头攒动,车流不息。扛着包裹的力工,大声吆喝着:“让开让开,小心撞到!”
京城先前下过了雪,雪后比下雪时还要冷。宁毓承他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大氅,他见宁毓瑶怕乱了发髻,不可能戴风帽,手一抬,将她风帽严严实实扣在了头上。
宁毓瑶怒回头,见是宁毓承,她白眼朝天,不情不愿戴上了,又伸手去摸发髻:“七哥真是,阿淼,你快替我瞧瞧,我的发髻可有乱掉。四姐姐,你的口脂晕开了,这里这里,哎哟,我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