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俯仰人间二十春完结了吗 > 58西窗烛二(第1页)

58西窗烛二(第1页)

“如今广济库中可以周转的粮食有多少?”祁瞻徇突然开口问道。

张濯已经喝完了杯中茶,却不将茶盏放下,仍放在手心中把玩。关于广济库的一应数字,他早已熟记于心。

“稻米为首,有四千石,黍米一千石、粟米两千三百石、小麦两千五百石、大麦一千二百石、莞豆八百石、余下还有麸子和谷糠各七百石。”张濯转身看向祁瞻徇,“这只是广济库一处,京师中有四个库房,只不过广济库的物资最丰也最多。”

张濯向来缜密妥帖,不管太后要什么数字,他都能不假思索地报出来,这也是让祁瞻徇由衷佩服的一点。

“朕记得太傅教《通典》时说常平仓者,仓储谷以为储蓄,贵贱平籴,粜以给民。逢低价时买入粮食,逢灾年时再卖出,广济库中可也是如此?”

张濯道:“正是。此外各县村中又设了“义仓,每村聚粮数斗,岁饥则恤之。”

祁瞻徇嗯了声:“依张尚书看,这一回该从广济库放多少粮呢?”

若说适才他还有几分轻视之心,到了此刻,张耀的才学令他折服,求知的心便超过了不屑之心。

“以稻米和小麦为首,调广济库中四中之一为宜。”

祁瞻徇听罢啊了一声:“只调四分之一,真的够吗?”

他心里计算着受灾各县的人口数,只觉得根本不够灾民度过难关。

“旱情尚未缓解,且如今正是收成的年月,因为这场旱情,只怕很多地方都要颗粒无收。若早早就将京师中的粮食都运到了北面,若灾情加重,只怕京中粮商会竞相加价,到时候京师都会不稳,所以即便陛下再体恤民情,四中之一已是足以。”

“且这些粮食,也不是为了叫灾民顿顿吃饱用的。”

还有更残酷的话张濯没有说,在场之人却心知肚明。

这些粮食,不过是最大程度的保障灾民不要饿死而已。

“挨到明春,南方的春小麦便能运来,到时候灾情便可稍缓。”郁仪从桌上翻出一张地图来给詹徇看,“淮河以南大多种两季稻、三季稻,若能运到北方也能暂解燃眉之急。”

祁瞻徇看完郁仪的地图,神色稍安:“京中偶有下雨,为何北方各县还在缺水?”

郁仪说:“因为京师以北有燕山山脉阻隔了水汽,所以往往京师中虽在下雨,而燕山以北烈日炎炎。”

年轻的皇帝听闻此言,不由问道:“那朕能为百姓做点什么呢?”

他的眼中满是真诚的求教,全然发自本心。

“朕想去天地坛的祈年殿求雨,如何?”

“陛下有心,自是黎民之福。”

祁瞻徇点头:“朕一会便去着人安排。”

说罢他又叹了口气:“这些年来,大齐内忧外患不断。今秋有旱情,外有瓦剌部与我们在固原关外对峙,他们的首领脱火赤也才二十几岁,却能征战沙场。。。。。。”

祁瞻徇笑道:“朕父皇在世时,每年都要举行秋?,待朕从天地坛祈雨回来,也要在南苑办上一场,但愿大齐也能有和脱火赤一样骁勇的儿郎。”

脱火赤三个字一出,张濯的头便隐隐作痛。

前世梦魇近乎掀起惊涛骇浪。

他下意识看向郁仪,郁仪正安静地站在一旁听皇帝说话,不曾留意到张濯的目光。

“苏给事听说过脱火赤吗?”张濯突然问道。

郁仪被骤然点名,下意识抬眼,只见张濯目光幽寂,似乎能将人吸入一般。

“听说过。”她道,“他原是北元旧臣,因与鞑坦部反目,率残部逃离,啸聚于固原关外,如今也成了气候。早听闻脱火力能扛鼎,可让小儿止啼,偏爱生食人血,行事残酷乖戾。”

此刻的苏郁仪尚不曾和脱火赤打过交道,因而她的认知全然来自于民间的口耳相传。

其实,脱火赤本人并不曾如传闻中那般青面獠牙。

他人生得高大健硕,须发旺盛。虽然是北元人,却偏好儒道思想,甚至为自己取了一个汉人名字,妻妾中也有汉女的身影。随着他日益兵强马壮,简直成了大齐的心腹之患。

“今年的这一场旱灾,不仅仅影响了大齐,也影响了瓦剌部。他们原本逐水草而居,如今草场荒芜,牛羊无以为生,依臣之见,瓦剌部与咱们的战事,应该会暂时休止。

张濯关于前世的记忆已然渐渐模糊,只有他翻看自己重生之初编纂的文字记录,才能勉强想起几分。

不能忘,不能忘。

他看着郁仪,在心中一遍遍发问:太平十年的贺兰山下,究竟是不是你将他放走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