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武攸暨皱眉道:“李旦虽然幽闭宫中,没了‘太子’名分,但到底还是皇嗣,太子府的属官一个都没撤……姑母或许根本就没有传……”
武承嗣不想听他后面的话,直接打断了他:“有志者事竟成!”
武攸暨仍旧迟钝,没看出武承嗣脸色变了,还在懵懵懂懂地继续说:“总要有个理由吧,李旦可是她亲儿子……”
武承嗣冷笑:“李贤也是她亲儿子,不也让丘神绩给毒死了,那可是她亲自下令赐的鸩酒!李旦、李显这两个废物,一个摘了胆,一个二傻子,只有这样的‘好儿子’才能活着,亲儿子又如何?太平如果是男儿,也只会跟李贤一个下场!
我们是她的侄子,这是劣势,也是优势,至少,在她没死之前,我们都要恭恭敬敬地供着她,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不至于上演第二场玄武门之变,明白了吗?再者,还有一个现成的理由……”
武攸暨道:“什么理由?”
武承嗣道:“神不歆非类,氏不祀非族。”
武攸暨道:“什么意思?”
“……”
武承嗣长叹一声,转头看他。
这回迟钝如武攸暨都从他眼神里看出了心累。
武攸暨脸色更红了,低下头。
武承嗣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多读读书吧……要是经史子集看不下去,看点艳书也行,这道理并不难懂。”
武攸暨简直手足无措。
武承嗣道:“此乃《左传》之言,意为——神灵不会享用异姓之祭,百姓不会祭祀外族之祖。李唐宗庙,供奉的是他李家的先祖,武氏子孙即便跪拜,也不过是徒劳!反之,今我武氏登基,天下自当祭祀我武氏先祖,岂容李氏再占宗庙?姑母虽为天子,但终究姓武,若传位李显、李旦,他们岂会真心供奉武氏宗祠?待姑母百年之后,武家必遭清算!唯有我武氏子孙继位,方能名正言顺,使武氏香火永续,否则——”
他森然一笑:“‘神不享异姓之祭,民不拜外族之灵’,到那时,你我连个祭拜的资格都没有,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武攸暨听得冷汗涔涔,终于明白武承嗣的野心从何而来。
这不仅是权位之争,更是宗法正统之争!
若按此推论,大周之延续,武家人还真的有资格……
武攸暨眼睛亮了。
可是,这样的大事……
武攸暨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样的事不是他能参与的,武承嗣突然叫他来,还说出这些堪称推心置腹的话,一定有原因。
武攸暨小心翼翼拱手:“不知堂兄叫我来是为了……”
武承嗣也不跟他废话了,直接明言:“要谋取太子之位,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废掉李旦,第二,替姑母分忧。李旦的事交给我,讨好姑母的事有三思在做,至于你,主要替我盯住太平一举一动,未来功成之日,她一定是你的!”
武攸暨苦涩摇头:“你太高看我了,我连她书房都进不去……”
武承嗣:“我知道。”
武攸暨:“……”
武承嗣道:“公主府水泼不进,我安插了许多人手想知道那两个搜寻不死药的翎帅动向,至今没有丝毫线索,现在职位最高的是璇玑阁殿前洒扫……她治府的手段确实厉害!那个元清霜也非易于,等这些人成长起来,时间太慢!你不同,你毕竟是她名义上的驸马,她手下的人也不会太为难你。”
武攸暨露出苦笑,看着自己的双手,喃喃自语:“在并州的时候,我靠着这点本事和家族庇护还能耀武扬威,一进神都,才知道像我这样的,遍地都是……你知道吗?公主府侍候潇湘馆前那一片竹林的匠人,都是三境……她手下的人不是不为难我,而是压根无视我……就算她们在我眼皮底下通风报信,我都看不明白!你让我去监视她?我不是你,我练不成《十二山河印》,就算无数天材地宝堆在我面前,我也用不了……”
武攸暨满脸落寞。
他是皇亲国戚,他是公主驸马,他的身份贵重,可天底下没一个人看得起他。
百官明里尊敬,暗里嘲笑他空头驸马;名义妻子更是无视他,堂而皇之地往府里带面首。
他身在神都,周围都是人,却仿佛置身空谷,像只供所有人取乐的猴子。
这一次武承嗣没嘲笑他,而是叹了口气:“你羡慕我,我也有羡慕的人,天地生人真是厚此薄彼啊!太平的那个面首,可能拥有传说中的‘慧眼’,所以才能无视通道中所有机关,一举破解暗含三万四千种变化的【九宫千机锁】。如此一双眼睛,竟然长在了一个贱人身上,真是暴殄天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