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七十三章今晚留门,本王给你
公孙玉敏读完,座下不约而同静了几息。
这诗联得中规中矩,可这诗的内容…晋王和景明太子难不成有何旧怨?
那一句“故人何须意难平”,听来委实大有深意啊……
至于雪竹接的那两句,理所当然被众人忽略了,毕竟她只能顺着对方写的接,晋王都写到那份上了,她又能如何。
这也是事实,雪竹不能如何,沈子刃改她的诗,她亦不能如何,是以默然垂眼,只静静思忖着沈子刃到底意欲何为。
倒是崔行衍闻得这首诗,忽莞尔,温和开口道:“晋王殿下与温姑娘联的这首诗,看来是为孤所作,当年温园雅集一曲,晋王殿下铭记至今,当真有心了。”
哦?当真有旧?
崔行衍却不深说,展袖起身,行至公孙玉敏面前,问:“公孙姑娘,这诗可否让孤品评一番?”
他双目湛然,专注看人时,莫名让人觉得认真而又深情,公孙玉敏都不由得退开半步,脸一红,无从拒绝。
拿到二人联的诗,崔行衍确定心下所想,笑笑,风轻云淡地夸了句:“这一笔字……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一如当年。”
他如此说,众人自然以为他夸的是晋王的字,心下纳罕道,只知晋王殿下善战,竟还写得一笔好字,真真是深藏不露!
可晋王到底与这谦和有礼的景明太子不同,好奇归好奇,并无人敢讨来一观。
只沈刻与雪竹能听明白他话中之意,沈刻面无表情地又饮了一盏酒,怎么想怎么不对,半晌才觉,一个当着他面夸琴,一个当着他面夸字,他呢,他就像人家诗书传情间权当添头的消遣。
想到此处,沈刻冷笑,已然是坐不下去,忍了又忍,才没让自己拂袖离席。
公孙玉敏也略觉古怪,晋王殿下这字,她辨认起来都略觉吃力……温姑娘写的,倒当得起景明太子一番夸赞,可“一如当年”又作何解?
她无暇多想,毕竟事事都得她张罗着,一时翻过这茬,又是选诗、评诗,最后是崔行衍与裴清仪联的诗得了头名。
众人久坐,已多有僵乏,女席这边不知是谁提议了声游湖,男席那边也有人应和,说今日惠风和畅,泛舟湖上赏山赏水,弹琴作画煮茶手谈,岂不美哉?
于是男男女女又分从照影楼两侧离了席,保持着一段距离,往湖边去了。
去往湖边的道上,一侧姹紫嫣红,花荫犹沃,五月的天,此处晚山茶竟比先前花苑里那些精心侍弄的花草绽放得更为明媚。
前头有人说话:“县主,去岁来衿园,您寻遍大江南北才得来一株十八学士,如今怎多了这许多。”
云瑶县主不以为意笑道:“喜欢的花,一株怎够?你不是爱吃云岫楼厨子做的芙蓉鸡片,也不见你只吃一回就再不吃了。”
雪竹脚步稍缓,望向不远处的男客一行,隐约间,好似明白了什么。
惊鸿湖畔停了几艘画舫,今日来客众多,男女各分坐了三艘才算坐下,不过今日天气游湖,湖面清风习习,日头温热却是不晒,的确怡人。
公孙玉敏还在舫船上给每人备了一碗酥山。
雪竹自知身体不算太好,哪怕暑日,也是不吃太过冰凉之物的。
可今日她饮了两盏果酒,舫船又轻摇慢晃,她坐得头晕,只得尝了几口冰冰冷冷的酥山,企图让自己清醒些。
她与云瑶县主、公孙玉敏等人坐的同一艘船,船上姑娘多以奉承云瑶县主为主,不过有公孙玉敏在,四下周旋说笑,这艘画舫的氛围还是不错。
行至湖中央时,众人说笑累了,各寻了位置手谈,吃茶,休憩……雪竹坐在船尾,思绪正散漫着,忽而闻得身侧水声…不太对劲。
往旁侧看,她眸光一凝。
这船吃水未免也太深了些。
隐约间她仿佛还听到身后传来咕噜咕噜声,像是湖水倒灌船舱的声响。
她回身进了舱内,里头有两个姑娘在手谈,公孙玉敏大约操持一日累了,倚着茶案闭眼小憩,目光往下移,她的裙角都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