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四十二章:青玉,不就是竹么
“你去哪儿?”
贡院考场内一片肃静,耳边只闻得毫笔在纸间摩挲所发出的沙沙声响,见一旁沈刻不知怎的,忽然起身,坐在主考位置上的宋安诧异抬眼,压声问了句。
沈刻低了低头,恭谨道:“老师,今日劳烦您先坐镇,学生忽然想起,还有些要事尚未处理,先走一步。”
说罢拱手告退。
“诶——”宋安喊他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席而去。
监试大臣历来皆为王公贵族,让这些养尊处优之辈在考场中干坐几日,原也为难。
然往常哪怕是做个样子,这第一日也是要坐完的,往后几日点个卯,寻些由头下去休憩,也不至荒唐。
考棚内,江珣见一身黑金袍服的人影忽从面前匆匆经过,略一抬头,笔尖稍顿。
这位二殿下,是他深思熟虑过后择定之主,然到底还有几分少年意气,行事无甚顾忌……不过无妨,眼下倒算不上什么毛病。
他眸色沉静,复又落笔。
却说沈刻坐不住地冲出贡院,立时便召来丰羽,命他点一千亲骑,出发前往菩音寺,又命穿云召集在京的南鹤司众,随他先行出发。
若裴雪竹自地下暗渠出城,明明可以趁他未及追捕,走官道或是乘船抓紧离开洛京,可这些时日追查,并未发现任何踪迹。
先前他想着她夜里出逃,白日总要经城门出城,侥幸出了城,也应立即离开,是以分了太多注意力在各处通行关口。
另有余力,也都分布着排查酒楼客栈,人市花楼,倒未想还有一种可能,她胆大到出了城,还在洛京附近徘徊!
而她出了城,却不走,还能因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她妹妹了!
菩音寺是她妹妹最后消失的地方,她若未走,菩音寺,一定能寻到她的踪迹。
沈刻咬牙扬鞭,目光冷冷的,喝令破晓直往京郊宛兴县内的菩音寺疾驰而去。
……
水陆法会,七天七夜,才算是臻至圆满。
雪竹混迹其中,第四日时,下了趟山,探得那些把守在码头渡口的军兵已经撤离。
她心知自己应趁此机会早些离开,但那日在功德簿上所见,让她心中生出许多疑惑,于是她趁着下山,先行打探了一番如今白家的境况。
“白家?洛京城天衣坊那个白家?小师父,您说笑呢,咱们铺子在宛兴开十多年了,可从没听说白家也在这儿开过铺子。”
一家布庄里,雪竹借口说师太派她来给庵众裁些新布做春夏禅衣,又无意提及,从前白家布庄的夏布物美价廉,可惜不开了,老板一听,果然辩言。
雪竹面不改色应道:“怎会,前几年也是我来裁的夏布,就是白家布庄。”
老板笑了声,摆摆手:“不可能,别说前几年白家看不上咱这京郊小县,不会来这儿开铺子,便是那洛京城里的铺子,人也早卖了。”
“早卖了?”
老板叹了口气,顺嘴说道:“是啊,三年前洛京城里头不是出了大事嘛,这些富贵人家早跑了,不像咱们这小本生意——”
他想到什么,上下打量雪竹,以为她说起不存在的白家布庄是想讲价,了
然笑道:“小师父,这样,我也不跟您绕弯子了,你们庵里头师父多,都裁咱们家的布,每尺我再给您便宜一文,您看如何?咱家这价,这质量,您满县城再打听打听,不能再有比这更实惠的了!”
白家三年前,就不在洛京了……雪竹更觉此事有异。
然再问下去,恐怕惹人生疑,她假作上心地摸摸布料,夸赞两句,又说这价钱的事她还得再回去问问师太,自个儿做不了主,等回头得了准信再来扯布。
……
薄暮时分,菩音寺暮鼓声声,远处山脚夕阳西下,在洛水江面倒映出泛着金光的粼粼波影。
深林之中,两列轻骑随着前方跑出残影的黑亮宝驹奔袭往上,直直冲向坐落山顶正敲晚钟的菩音寺。
今日法会的礼佛拜忏已毕,县令张甫正从大雄宝殿走出,与惠净大师说着什么,忽听手下官差来报,洛京城中来了官兵,要封查菩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