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见此人说话不卑不亢,言语中又很是孝顺母亲,对他更有几分好感,只是这么年轻力壮的汉子,何故只能靠打猎度日呢?
“没有地种吗?”贾政问道。
那大汉叹口气,说“这两年附近的田地租子翻了一倍,年成也不好,哪能租得起呢?”
“既然年成不好,何故租金也涨呢?”贾政听了立刻想到了自家田庄的事情,于是又问道。
“这我可不清楚了,只听说附近的田庄都是如此。一些村民无地可种,有的进城打零工,有的卖身去做奴才。只是我带着母亲既不方便外出做工,也无处可去。”那大汉虽然叹了口气,但脸上不见多少忧虑,倒很是乐观。
贾政也不好说什么安慰话,就说道“若是哪日遇到难处,可来贾府,不拘哪处给你安排个活计,让你能供养老母。”说罢对书文示意了一下。
书文马上说道“就找京城的荣国府的管家周瑞,他会给你安排的。”
那大汉听了很是惊讶,何曾想到荣国府的老爷对他不仅说话平和,还如此好心。于是忙忙俯身作了个揖,感动道“多谢大人,小人无以为报!”
贾政忙扶她,说道“不必多礼,只是感念你的孝心。”
身居高位的人,对穷苦人施舍一点东西就能让对方如此感激。贾政反思自己,今日做的几件事,是否件件都出自心中真实的善和对苦难的不忍呢?
看见苦难,苦难就不会有尽头。贾政察觉出这一点,深深叹息。
披星戴月公事繁与那……
与那猎户告别后,贾政与书文加快脚步,赶到太阳落山前又下了山。
刚走到工地,袁三保与几位管事就迎了上来。
“大人去山上怎么也不多带几个护卫呢。”袁三保担忧地说,他们几个看时间不早了,四处找贾政却又找不到,就担心起他的行踪来。
贾政是有意没有说他的去向的,他不想身边时刻跟着一大堆人,那样做事总是畏首畏尾。
于是也就说道“是我的疏忽,以后不会了。”
“我们现在启程还能赶到城门关闭前回去,就走吧。”贾政向随他来的司里的管事说道。
“这里多烦袁管事辛苦了,明日我会再来的。”贾政对袁三保说。
袁三保恭敬应声。
他们返程时也是快马加鞭,堪堪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
在城门口,那几位管事想邀贾政去吃酒,被拒绝了。
“已经和家人说好了一起吃晚饭,不好爽约。你们几个一起聚吧。”贾政今日早早答应了探春要回家吃晚饭。
“等大殿竣工后,我一定会宴请各
位的,到时诸位一定都要来。“贾政又说。
那几人见贾政这样说,也就不再勉强。他们知道贾政身份,也存了讨好的想法,既然被拒,也不能强求。
说罢,贾政与小厮先走了。
正是晚饭时间,荣国府各院子,陆续摆上了晚饭,只有王夫人这边还很安静。
探春一早就在院门口等着贾政回来。只是等到了贾政往日当差的回家时间也没有等到,不免有些失落。这几日来,贾政对他格外关怀,探春也想时刻亲近父亲。
“在这里巴巴等什么呢?晚饭用过了吗?”赵姨娘见探春已在门口等了许久,还兀自站着张望,就出来问她。她是探春的亲生母亲,只是两人平时很生疏。
“姨娘。”探春表情略显尴尬,招呼罢就不知说些什么。她虽年纪小,但已经很懂得一些事情了。她知道赵姨娘是她的生母,王夫人是嫡母。她自小养在王夫人膝下,王夫人又对她很好。
只是,没人教过她要怎么对待赵姨娘。
“没什么,只是等老爷回来。”探春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
赵姨娘见探春表情生疏,她自己也泄了气。想摸摸探春的头,手抬了抬,终是没有继续。
此时,贾政走近了。
探春一见贾政,就兴奋地迎了上去,行了礼,说着“老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