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乒乒乓乓”下了一刻钟,转而是倾盆大雨。
豆大的水滴落下,万马奔腾似的震耳朵,又像是数不清的鼓点密密麻麻的砸在人心上。
半小时后,屋里等着雨停的人们,听到了门外水流的声音。
有人小声喃喃:“阿染,有本事啊!”
有人铿锵出声:“这麦子,是有福!”
这下,众人都忍不住了。
“我家那几背篓,也不知道有没有十斤。”
“我感觉还成,这麦子穗长,干瘪的少。”
“等打下来,我给舂细细的,做汤饼吃。”
“腊梅,你家不是不要,怎么也跟着收麦子来了?”有人打趣。
柳腊梅瞄一眼林春兰,提高声音道:“我全家跟着忙活一回,看林家会不会给我换个一两,不,三四斤的,叫我家老小也尝尝这全村抢收的福气麦子。”
她四下看看,林朝霞不在这,林染也不在,就林春兰一个老实巴交的,她这么说,她一准同意换。
果不其然。
林春兰哑着嗓子说:“换。阿染不同意我说她。”
屋里顿时哄笑。
“哈哈哈,春兰妹子,你家阿染做主啊?”
不等林春兰回答,柳春生笑道:“阿染有本事有出息,怎么不能当家做主了?”
带着水汽的清凉,透过门缝向屋内蔓延。歇得差不多的人们不想冒雨回家,听着雨声,说起接下来的打算。
“这雨不小,地里应该能湿透。雨停了赶紧翻地,种下一季黄豆,冬日前多少都能收点。”
“家里粮食不够吃了。我家今年要多种点萝卜葵菜,也不知道明年年景怎么样。明年再收不上来粮,一家子都要喝西北风了。”
“哎,咱村就林家麦子还有收成,这也是从老天手里抢回来的。别的地不知道是不是也下雹子,下大雨,她们若是没有阿染这样,知道要变天……”
柳春生心里一凛,她沉声道:“一会雨停了,我就挨家去说,家里粮食不够的,留下税钱,多去买粮,路上能走了就去。”
雨下到半夜才停,林春兰淌着水回家。
她先看一眼自家的堂屋,靠墙两边都堆着高高的麦垛,中间一条窄窄的过道。
林春兰彻底放下心来,笑着跟林染说:“你腊梅婶子也想换三斤。”
“彩云和红霞也要换。”林秀菊说,“她们都帮咱家割麦子了,都换三斤。”
“今天大伙都帮咱家收麦子了。”林春兰想到那个画面,都要感动得流泪。
“阿染先许她们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谢韵仪端了麦饼出来,“天色那么差,她们收了自家的,不好对咱家的袖手旁观。只要有一家动手帮忙,其她家都不会走。”
林家家里地方小,最后一波帮忙送麦子回来的人,在冰雹下来之前跑回自己家。
林秀菊在堂屋守着麦子,林染和谢韵仪在厨屋点火煎麦饼。混了猪油渣和精面的麦饼,没有葱花香菜,只加盐调味也香。
“阿娘阿妈这会估计还后怕着,吃饱了好睡觉。”林染多煎了两张麦饼。
谢韵仪感叹:“农人们太不容易了。”
她今天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农人种地有多艰难。忙活大半年,累和苦都不算什么,老天一个不高兴,就颗粒无收了。
紧绷着的弦松下来,林家人都饿了。
林春兰点头,她洗洗手,拿一张麦饼吃:“换了是我,我也要帮着收。麦子都熟了,收不上来心疼。”
吃完一张饼,心不砰砰跳了,林春兰说:“村长叫粮食不够吃的都去买粮,让路上能走就去。”
谢韵仪看一眼门外,肯定道:“是要尽快去,粮食还得涨价。”
林秀菊:“咱家肯定不够,我算算要买多少。”
她掰着手指头嘀咕:“吃到明年这时候,一个人三百斤粮食,四个人是,是……”
谢韵仪温声给出答案:“一千二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