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校园一角,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棕榈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李敏坐在一张长椅上,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微信视频请求——来自杨正。她深吸一口气,接通。
屏幕晃动了一下,杨正那张黝黑、带着明显疲惫却眼神发亮的脸出现在镜头里。背景是别墅后院的一角,阳光很好。
“李敏!”杨正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急切,甚至有点语无伦次,“成了!有门了!杨杨的手。。。有反应了!神经信号!艾米丽亲口说的!远超预期!”
李敏的心猛地一跳,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真的?!太好了杨指导!我就知道!何杨她。。。”
“你听我说!”杨正打断她,激动地调整着镜头角度,“杨杨现在。。。需要点‘东西’!能让她保持住这种感觉的东西!”他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做贼般的紧张和兴奋,“你。。。能不能。。。想办法,拍点。。。拍点球馆?拍点训练?拍点。。。球的声音?”
李敏瞬间明白了。解何杨需要“刺激”,需要那些熟悉的画面和声音来维系心中那簇微弱的火苗,来具象化她的想象和努力的方向。
“没问题!杨指导,交给我!”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声音坚定。
当天下午,国家队训练馆。训练结束,队员们陆续离开。李敏拿着手机,走到一张空着的球台前。她打开了视频录制。
镜头首先对准了光洁如镜的墨绿色球台。然后缓缓移动,扫过一排排悬挂整齐的球拍,扫过墙角堆放整齐的球筐,扫过墙上巨大的国旗和“顽强拼搏”的标语。最后,镜头停在了球台中央。李敏拿起一个乒乓球,高高抛起,然后用球拍用力一击!
“啪——!”清脆、响亮、充满力量的击球声,瞬间在空旷的训练馆里炸响!白色的球体化作一道闪电,狠狠撞在对面的挡板上,发出更响亮的“砰”的一声!
镜头追随着那颗弹跳的球,记录下它在球台和地板上跳跃的轨迹,以及那连续不断的、如同心跳般有力的“嗒。。。嗒。。。嗒。。。”的回响。
视频很短,只有几十秒。李敏将它发给了杨正,附言:“何杨,球台在等你。声音在等你。我们都在等你。”
旧金山的傍晚。解何杨做完当天的康复训练,疲惫地回到房间。杨正拿着手机,有些局促地走进来:“杨杨。。。李指导。。。拍了点东西。。。你看看?”
解何杨疑惑地接过手机,点开视频。
墨绿色的球台!整齐的球拍!鲜红的国旗!还有。。。那一声清脆到仿佛能刺穿灵魂的“啪——!”以及随后连绵不断的“嗒。。。嗒。。。嗒。。。”!
熟悉的画面!熟悉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她猛地捂住嘴,眼睛瞬间睁大,泪水毫无预兆地汹涌而出!不是悲伤,是巨大的冲击和难以言喻的激动!那声音,那画面,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训练时的汗水,比赛时的呐喊,胜利时的狂喜,与陈燃并肩作战的默契。。。所有的感觉,所有的渴望,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将她淹没!
她贪婪地盯着屏幕,一遍又一遍地回放。每一次那声“啪”响起,她的身体都仿佛跟着轻微一震。她甚至能感觉到右手掌心传来一阵细微的、渴望握拍的悸动。
杨正看着女儿泪流满面却激动不已的样子,手足无措,只能笨拙地递上纸巾。他知道,李敏的这个视频,击中了女儿心中最深的渴望。
解何杨擦掉眼泪,抬起头,眼神亮得惊人。她看着父亲,又看看手机屏幕,一个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长。她拿过手机,手指有些颤抖地打开微信,找到那个熟悉的、沉默的头像——陈燃。
她点开视频通话请求。
几秒钟的等待,漫长得像一个世纪。终于,屏幕接通了!
陈燃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他似乎刚结束训练,头发微湿,穿着红色的国家队训练服,背景是熟悉的训练馆通道。他的眼神依旧沉静深邃,但在看到解何杨的那一刻,清晰地亮了一下,带着毫不掩饰的关切和询问。
解何杨看着屏幕里那张熟悉的脸,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带着浓重鼻音、却无比清晰的一句话:
“燃哥。。。你看!”
她将手机镜头猛地翻转,对准了房间角落——那里,静静地立着那支裹在深蓝色绒布套里的球拍!
镜头晃动,画面里只有那支球拍的特写。深蓝色的绒布套,像一个沉默的誓言。
屏幕那头的陈燃,看着这支熟悉的球拍,看着它被郑重地立在异国他乡的房间角落。他那双总是沉静如深潭的眼睛里,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震惊、难以置信、巨大的惊喜,还有深不见底的心疼,如同风暴般席卷而过!他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最终,他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睛,死死地、一眨不眨地凝视着屏幕里的球拍,仿佛要将它刻进灵魂深处。那沉默的注视,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充满了无声的询问、确认和一种近乎灼热的、燃烧着的肯定!
隔着浩瀚的太平洋,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两个人,一支球拍。没有言语,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在两端清晰可闻。一种无言的默契和汹涌澎湃的情感,在电流中无声地传递、共鸣。
解何杨的泪水再次滑落,但这一次,是滚烫的,充满希望的。她知道,他懂了。她的战斗,她的坚持,她的不甘,他全都懂了。
杨正站在一旁,看着女儿流泪却带笑的脸,看着屏幕上陈燃那沉默却无比有力的回应,这个钢铁般的男人,眼眶也控制不住地微微发热。他默默地转过身,走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将这片无声却汹涌的情感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和那支承载了太多重量的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