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嘿有人敲门嘿有人敲门是什么歌 > 第 5 章(第2页)

第 5 章(第2页)

晚上九点,训练馆终于安静下来。队员们陆续离开,解何杨却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赶回宿舍。书桌上,笔记本电脑已经打开,屏幕上是一位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线上辅导老师。

“何杨,昨天的数学卷子最后两道大题,解题思路还是不够清晰,我们今晚重点讲一下……”老师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何杨强打精神,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眼前却阵阵发黑。手腕的酸麻感在握笔时格外明显,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她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这仅仅是开始。周末,当队友们难得放松,补觉或外出时,解何杨的日程表排得更满:

周六上午:高强度体能训练+混双配合练习。

周六下午:两小时英语外教一对一(母亲安排的“精英教育”内容之一)。

周六晚上:三小时数学物理强化网课(杨正安排的“堵嘴”课程)。

周日上午:技术细节加练。

周日下午:完成堆积如山的各科试卷和习题(来自两位“监工”)。

周日晚上:与母亲例行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是另一场无形的战斗。屏幕那头,母亲妆容精致,背景是宽敞明亮的书房,语气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杨杨,最近学习怎么样?妈妈给你寄的SAT真题做了吗?AP课程进度跟得上吗?不要只顾着玩,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妈,我挺好的,题……在做。”何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精神饱满,不着痕迹地将镜头避开桌角搭着的国家队运动服外套,“课程有点难,但我跟得上。”

“那就好。你看你,好像又瘦了?是不是太用功了?要注意身体啊!”母亲的目光锐利得像探照灯,“对了,你上次说参加的‘课外活动’是什么来着?强度大不大?别耽误学习……”

“就是……普通的体育活动,健身性质的,强度不大,放心吧妈。”何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微微出汗,赶紧转移话题,“弟弟妹妹呢?我想看看他们……”

5。

睡眠成了奢侈品。经常是凌晨一两点,解何杨还伏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照亮她疲惫却倔强的侧脸,左手手腕下垫着冰袋缓解酸胀,右手还在与复杂的物理题搏斗。闹钟定在清晨六点,雷打不动地响起,迎接她的是又一天高强度的训练。黑眼圈成了她脸上固定的装饰,咖啡和功能饮料成了续命神器。

唯一能让她喘口气的,是训练馆里心无旁骛挥拍的瞬间,是和队友们配合打出精妙球时的击掌欢呼,是张一萱偷偷塞给她的能量棒和一句“别太拼了”。还有……偶尔在力量房,会“偶遇”陈燃。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带着戏谑的挑战,更多是沉默地完成自己的训练。有时目光交汇,他会微微颔首,眼神在她明显睡眠不足的脸上和依旧纤细却多了点力量线条的手臂上扫过,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担忧?但他什么也没说。

这天深夜,何杨终于完成了一套令人抓狂的物理卷子。她揉着酸涩的眼睛和胀痛的太杨穴,疲惫地趴在桌上。左手腕的酸麻感在长时间的书写后格外清晰。她抬起手,看着灯光下那依旧纤细的手腕,脑海中闪过白天混双训练时,搭档男队员那势大力沉的扣杀,以及杨国栋冰冷的目光、母亲关切的追问、还有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习题……

压力如同实质般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这种令人窒息的、看不到尽头的重压。她咬紧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只是将脸深深埋进臂弯里,肩膀微微耸动。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一条新信息来自一个没有备注的号码(杨正助理的号):

【解何杨队员,杨指导让我提醒您,本周的数学测验成绩单,请于明晚训练结束后提交至他办公室。另,体能教练反馈您手腕在力量训练后有轻微不适反应,请务必于明早训练前到队医处复查,并详细报告情况。报告副本需提交教练组备案。】

冰冷的文字,像两根无形的绳索,瞬间勒紧了她刚刚松懈一点的神经。她猛地抬起头,擦掉眼角的湿意,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倔强。不能停,不能倒。她抓起桌上的手腕护带,紧紧缠上,仿佛缠上了一层铠甲。然后,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下一份英语阅读习题。

窗外,夜色如墨。宿舍楼里,只有这一扇窗口的灯光,倔强地亮着,像荆棘丛中一点不肯熄灭的微光。前路艰难,但她别无选择,只能背负着一切,在极限的边缘,跌跌撞撞地前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