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家父宋仁宗御风流免费阅读 > 第四十一章 解剖学先驱者(第1页)

第四十一章 解剖学先驱者(第1页)

九月廿三,赵昕来到了自己名下的汴梁报社总部。

这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要办,只是为了给他目前最得力的班底发福利。

毕竟华夏的管理学的精髓在于功归于上。

虽然中层干部多半是因为大老板的意志骂你,但这种场合大老板一定隐身,或者直接不在场。

而发福利,尤其是重大福利,大老板必定会隆重登场,并在颁奖时亲切慰问勉励,以让全体员工深切感受到平易近人,心中还是有着公司员工的为基本目标。

而本朝的厚养士大夫还体现在休假上,什么春节、寒食、冬至通通放假,正牌公务员光落到纸面上的假期就超百天。

虽然并不是全部能落实,但光是看着就幸福感满满。

所以民间才会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诗广为传诵。

因为相较于普通百姓需要栉风沐雨,全年无休地讨生活,当官的简直是躺在官印上睡大觉。

相较之下,在汴梁报社总部的这些举人进士们堪称条件艰苦。

作为官员预备役的他们在报社还未走入正轨的初期筹备期,常常要一人身兼数职,像个被不断抽动的陀螺连轴转。

哪怕现如今已经走入正轨期,在严格的沙汰下,人手还是不敷使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三天假期。

而且根据报社现今的扩张速度看,这样艰苦、容易令人心生怨气不平的条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赵昕如今还做不到削减官员过滥的假期,所以猛猛撒钱成为了他目前凝聚班底的主要方法。

更何况如今民间风传报社后头站着的就是他这个太子,在报社内工作能三五不时见到宰执一级的高官,导致人竞投之。

报社跟前立的搜集信息新闻的大木箱常常塞满了自荐书,直到负责搜集舆情的王中闵在木箱上钉了自荐书入此箱者,本报永不叙用的小木板,情况这才稍有好转。

说难听些,如今报社中汇聚的这些人都是冲着他这颗梅子来的,所以他必须得三五不时是露露面,好让大家解渴。

“李和正,入报社三月,撰稿三十五篇,录用十二篇,其中头版一篇,次版六篇,得钱一百三十五贯,排名第九!”

“郑从通,入报社四月……”

外间的唱名声,银锭落在木托盘上的沉闷声,还有人群聚集在一起的的恭贺和讨论声,如同一首无规律、但分外和谐的协奏曲,直直传入主屋内。

今天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一众重臣都不在,主屋内就只有赵昕,和现如今被东京城百姓戏称为十四宿的报社明面创始人。

他们是当初在都亭西驿围攻贺从勖的主力,成功让赵昕注意到了他们。

于是赵昕在派皇城司观察了他们行为,打听了过往的人品口碑后,认为可堪一用,遂派薛泽将人收入麾下,把建立报社的任务给丢了过去。

虽然现在看汴梁日报如日中天,其余四份报纸紧

春鈤

紧跟随在身侧,如护卫者一般保驾护航。

就算是销量最低的边报,也能按着东京城内其它小报锤。

如今的东京城中已然有一日不看报,便觉落于旁人,思绪不畅的说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