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撞见
殿试与清明隔得不远。
清明后,一纸密报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密报上说,近来,京城的学子中,小范围地传出一则流言:今年春闱,有些人是靠着舞弊,才考上的进士。而这些作弊之人,都与主考官陈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正是从陈相处,提前得知了考题。
甚至有几位学子,已经着手收集证据,准备拦路告状。
清明时节,雨水绵绵。
连日的阴雨使宫中各处都泛着潮气,黏人在身上,湿湿冷冷,怪不舒服的。
皇帝合上密折,捏了捏眉心。始元殿外天色郁郁,连着室内都变得幽暗,明明是白日,却须得再多燃一倍的灯烛;而雨声淅沥,总不见停,吵得他心中烦闷。
他不关心陈阅是否真的纵容舞弊。相反,他愿开这次恩科,本就是提供机会,让陈阅选拔得用之人,为他在朝堂上增派人手。陈阅预先确定了人选,再让他们进场考试,走一趟过场,又有什么不容许的?他也曾同陈阅提过,叫他直接荐人入朝,只不过,陈阅暂时并未照做。
真正让皇帝不耐的,是陈阅任这流言传了出来,甚至送到了他的案上。
若真叫这些学子告成了,陈阅身上失了清正的光环,日后再要服众,比之从前,更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而皇帝找一个如陈阅一般的人,并不容易。陈阅声名颇盛,能用自己在士人之中的影响力,将皇帝的仁明传扬出去。
“宣陈相过来。”皇帝看着窗外的雨丝,对着下面的内侍吩咐道。
陈阅身为中书丞相,每日当于始元殿中的文华阁内值守。而皇帝此时,正在殿中的文渊阁。
两阁之间距离很近,因此他来得也很快。
“臣陈阅参见陛下。”陈阅在内侍的引导下,向着皇帝行礼。
“陈相免礼。”皇帝说。语毕,他挥手示意宫人退出去,只留陈阅与他密谈。
“你看看这个。”皇帝把手中的密折,递给了陈阅。
陈阅双手接过,打开一看,眼睛骤然睁大。
“这……绝无此事!”他伏地叫屈,声音激动,“臣虽为主考,却绝不敢在春闱时做任何手脚,请陛下明察!”
“朕自然信你。”皇帝起身,扶起跪在地上鸣冤的陈阅,“不过,朕只是疑惑,此事究竟何人所为?还望陈相能为朕解惑。”
皇帝的语气虽然温和,话却说得并不客气。
听得陈阅心中不禁发寒。
陛下说信他之时,他确实是松了一口气的。但接下来的话,竟已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这让他的心又悬了起来。
陈阅清楚,他是要自己去解决这舞弊的传闻。
皇帝当然不会点出,若此事处理不好,后果会如何。但他既会这样说,陈阅当然也能明了,其中的未竟之意。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陈阅躬身,他将上身埋得很低。
他已然被扶了起来,便不敢再跪拜行礼了。
“陈相可要记得。”皇帝笑着应。他长得风流华美,笑起来也是很美的,目若点漆,唇若丹朱,眼角微弯,瞳亮如星。
可陈阅却只觉恐惧。
待陈阅最终走出始元殿时,他的背后已全被汗浸湿了。
第二日。
陈慧妃邀皇帝偕游御花园,共赏春雨。
为此,她专作了两首芭蕉诗,制成红笺,着人传入始元殿。
皇帝不喜欢下雨。雨天的阴云总像压在心上,沉沉郁郁。见慧妃又找到件雅事,他便欣然赴约。
慧妃将人请来,却并不谈及雨中之趣。
反倒同皇帝说起了今年进士的去向。
“陛下,北地赵家刚除,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而江南瑞王,又逐渐坐大,今年这增开的恩科,实是需为两地多选些人才。”慧妃坐在御花园的芭蕉叶下,与皇帝对弈。她一边垂首落子,一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