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刚把今日要用的菜备好,门外便传来敲门声。林窈打开门,见是刘旭站在门外。她与刘旭约好卯时来上工,此时离卯时还有两刻钟,“阿旭哥,怎么来得这么早?”
刘旭憨厚一笑,说道:“不早不早,平日里上山打猎,我起得更早。我来看看有没有啥能帮上手的。”
林窈把他引进屋,跟王小鱼介绍道,“阿鱼,这是大壮哥的弟弟,刘旭哥,日后与我们一齐到镇上出摊。”又回过身给刘旭介绍王小鱼,“这是我的徒弟,阿旭哥可唤她阿鱼。”如此两人也算是认识了。林窈将他迎进屋,跟王小鱼介绍道:“阿鱼,这是大壮哥的堂弟,阿旭哥,日后和我们一道去镇上出摊。”又转身给刘旭介绍王小鱼,“这是我的徒弟,阿鱼。”如此,两人就算认识了。
刘旭来得早,洗碗的活儿便交给他。为了在镇上卖盒饭和水晶粉,林诚到镇上采买了二十个大碗和三套桌椅,这样就不用再麻烦刘大壮一家把自家的桌椅碗筷借给他们了。
林窈和王小鱼开始往驴车上装今日到镇上出摊的物件。林窈拍了拍小灰的脑袋,幸亏买了驴车,不然根本没法把这么多东西运到镇上。
一切收拾妥当,林窈便带着王小鱼和刘旭前往镇上。一路上,碰到不少挑着担子赶路的人。今日恰逢圩日①,许多人会把自家攒的鸡蛋、菜干,以及猎到的山鸡野兔拿到市集上去卖,人流量比往常大多了。林窈三人抵达镇上时,上次他们占的位置还空着。林窈让刘旭停下驴车,“就这儿吧。”
王小鱼看了看这个靠后的位置,又瞧了瞧前面大片的空地,“师父,前边还没人呢,怎么不往前挪挪?”
林窈一边解开绑在驴车上的桌椅,帮着刘旭卸货,一边解释:“上回我和梁嫂子就是在这儿摆摊的。要是有上回的客人来,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再者,这儿对面都是面摊,和咱们做的吃食类型相近。来这边的人大多是想吃粉面的,推销起来方便。”
王小鱼把驴车上的菜饭搬到摊位上,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等他们把摊子收拾好,天色已大亮,镇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林窈把做好的扁食摆到摊子上,开始吆喝:“来看一看,瞧一瞧啰,新鲜的扁食和水晶粉,有清汤的!还有酸辣味的!包您吃了就忘不了!”
林窈昨天仔细琢磨过,如今煮扁食大多用清汤,红油扁食和酸辣扁食尚未有人尝试。乍一看,市场确实大,但也难保大家一时难以接受这种刺激的口味。所以她打算循序渐进,先入乡随俗,再慢慢打开市场。
林窈先下了两碗红油扁食给王小鱼和刘旭,两人凌晨就到家里帮忙,想来还没吃早饭。刘旭接过那碗满满当当,明显比王小鱼那碗多了一倍的红油扁食时,还有些不好意思。王小鱼抿嘴一笑,“我胃口小,阿旭哥多吃点,你还没见识过师父的本事。一会可有得忙呢!”
刘旭点了点头,捧起刚出锅的扁食,喝了一口鲜辣的热汤,顿觉浑身舒畅。他夹起一个扁食,吹了吹便塞进嘴里。扁食的面皮浸染上红油汤底淡淡的辣味,咬破薄韧的面皮,里面是鲜香的猪肉馅。碗里的汤还冒着热气,可他早已被这香味勾得没了耐心,一个接一个地把扁食送入口中,吃得满头大汗。
吴猎户今日带着自己打的野鸡到镇上卖,走着走着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他循着香味走到了林窈的摊子上,见这小伙子吃得这般香,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问道:“小娘子,你家这扁食咋卖?”
林窈忙介绍,“纯扁食五文一碗,扁食加水晶粉八文一份,有清汤、酸辣或是红油口味,大哥可以按自己喜好挑选。”
吴猎户指着一旁埋头苦吃的刘旭,说道:“这小郎君吃的是啥口味的,我要和他一样的。”
“这是红油的,马上给您做!”林窈回道。林窈刚把扁食放入锅里,把笊篱递给王小鱼,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林小娘子,怎么把摊子开到镇上了?”
林窈闻声抬头,说道:“陈大夫!我做了新菜品,想来镇上试试运气,您快请坐。”
陈千远一听有新吃食,顿时来了兴致,“哦?有新菜?快说说都有什么。”
林窈开始报起菜单:“早饭有扁食和水晶粉,可以单点,也能搭配,有清汤、红油和酸辣口味。午饭有盒饭,有蚂蚁上树、红烧肉、肉沫茄子、干煸包菜,还有猪骨汤。”
陈千远略显惊讶,这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还挺能折腾,说道:“嚯,菜品不少呢。那我先来份扁食和水晶粉,做成酸辣口味的,这味道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