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两人相视一笑,走进屋子,桌上已摆好了饭菜。
“快吃吧,天热饭菜凉正好。”
“好!”陈建国坐下来,揭开覆盖在菜肴上的纱网,开始享用午餐。
徐国涛也坐下,陪他一起吃饭。
“建国,既然不打算再卖喇叭裤了,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呢?”徐国涛边吃边问。
吃完两口菜后,徐国涛带着好奇询问陈建国。
“接下来嘛。。。。。。”
陈建国声音轻柔地开了头,故意拉长了音调,稍作停顿,然后转向徐国涛问道:“对了,徐哥,你现在是在哪家公司工作呢?”
尽管陈建国其实记得很清楚,他还是装作不知的样子放下了碗筷,注视着徐国涛。
“哦,广海国际贸易公司啊,我记得以前告诉过你。”
徐国涛轻松回答,同时夹起一片青菜放进嘴里,咀嚼时瞥了一眼陈建国,注意到对方还在盯着自己看。
陈建国微微一笑,眼神灵动,身体向前倾了一些,认真地说:
“徐哥,你知道吗?1969年9月,在京都东三环附近的农展馆举办了一场非常特别的展览。”
对于经济历史,陈建国如数家珍,他读过的相关书籍堆起来能有一面墙那么高。
徐国涛也想起了那段历史,由于工作的关系,这些信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只是久远了些,需要片刻回忆。
片刻之后,徐国涛脸上重现熟悉的笑容,开始讲述:
“没错,那时的展销会被称为稀奇物品进京。
不仅有各种农产品,还有不少新颖的产品,比如能缝出二十种图案的电动缝纫机、石英表,还有变速自行车!”
说到兴起,徐国涛拍了一下大腿,沉浸在回忆中:
“那次展销会后,魔都和深州等地也开始流行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展销会,像服装、儿童用品、家具等等。”
“确实。”
陈建国笑着附和:“到了1971年,魔都和京北两地的玩具公司还联合举办了一个玩具展销会。”
“对,我也去过那个展销会,规模不大但展品丰富。”
“另外,1974年,也就是明年,京都将举办一场儿童服装展销会。”陈建国补充道。
“啊?”
徐国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没想到陈建国会提到明年的活动,听起来似乎已经是确定的事实。
“哈哈,徐哥,我只是随口一提。”陈建国解释道。
陈建国微微一笑,差点就透露了他对75年后经济腾飞的了解。
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分配严格,孩子们常常求父母出差时带几块外地的糖果回来,只为了收集那珍贵的糖纸。
展销会是改革开放初期为市场经济打开的一扇门。
最初,它是为了清理积压的货物,打破了以往凭票供应的传统。
从1978年7月到1979年7月,短短一年内举办了多次清仓展销会。
陈建国对这些经济发展的时间点记忆犹新,因为相关书籍他反复研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