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然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光从褚议的身旁往前方看去,正对上名士褚卫的眼神。
褚卫同他行了礼,顾然礼貌点了点头。
褚议小大人一般地叹了口气,“侄儿越来越不喜欢说话了。”
顾然若有所思。
小孩子总是长得格外的快,薛将军重走丝绸之路回来时,顾然已经像是抽条的绿柳,一下蹿得老高,等到番薯和玉米遍布全大恒时,顾然已经快要立冠了。
身边的伴读也跟着长大,开始入仕为官。这成长的一路上有诸多的诱惑和坎坷,可父皇将顾然保护得很好,顾然的心性也非一般的坚定,天家无亲情,那也只不过是那些人不是他的父皇。
但过分的是,等他立冠之后便被扔去了监国,眼睁睁地看着薛将军将他的父皇拐到了北疆去。
父皇和薛将军在北疆待了三个月,等回京的时候,父皇似笑非笑,薛将军面色却是难看又僵硬。
顾然请安时,偶然听到了父皇和薛将军的对话。
“薛九遥,你说的那份大礼呢?”
“……”
父皇哼笑了一声,逗趣的意味浓重:“自己放的地方自己都找不到了,偌大的一个草原,你埋东西的时候都不想一想。”
薛将军闷声道:“反正那片都已是圣上的地盘,东西就埋在圣上的土地之下。”
父皇笑开了。
薛将军在外,是高深莫测喜怒难辨的枢密使。对着父皇却永远像是年轻的毛头小子,顾然笑了笑,走出了宫殿。
这次父皇和薛将军外出前往北疆,并不是为了玩乐,而是因为北疆契丹出了内乱,父皇等这次的内乱已经等了许久,在游牧人的地盘上兴建学院传教他们大恒话,用互市的繁华来提供游牧人一切想要的东西,这一切的一切,注定了游牧民族的今日。
大恒出兵,整治了因为内乱而混战的边关,大恒的骑兵一扫雪耻,让游牧人好好见识到了这些年来大恒的成长,随着胜利连连,游牧民族开始有人投降。
父皇所说过的话一个接一个的实现,可是脚步从没有放缓。他曾跟顾然说:“我还有许多想要做的事,但很多却做不完了,这些事需要交给你,然儿,望你不要让为父失望。”
顾然行礼躬身,郑重道:“儿子晓得。”
父皇曾经说过,要让扶桑付出代价。
要让扶桑说大恒的话,以为自己是大恒的人,要让王先生后悔,成为他们扶桑人唾弃的罪人。
顾然记得这个,父皇若是没有做到,那么他会接着做下去。
*
顾然娶妻生子之后,顾元白开始琢磨起退位的事情了。
皇帝当久了对谁都不好。顾元白身子骨不行,更需要在年纪大了之后好好地养上一养。顾然已有贤名,他是一个很好的接任者。
但退位的决定,并不是那么好下。
站在权力巅峰几十年,说一不二几十年,骤然要将位置拱手让给年轻人,顾元白也有些不舍和惆怅。
但他已经掌权够久,到了该放手的程度了。
顾元白开始做起了准备,他相信自己,却不是决然相信顾然。他需要在退位之前将皇权压低,抬高文官集团和武官勋贵的权力,使其和皇权三方平衡。若是以后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那过度集中的皇权只会对大恒造成灾难。
政事堂、枢密院和监察处同样需要整改,制衡一道已经融入了顾元白的骨血之中,就像呼吸吃饭一般自然。
他需要考虑的太多,一个国家换了主人的事情也太过重大,等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
顾元白已不年轻了。
但他却像是醇香的美酒,仍然动人、温和。长久的身居高位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带有说不出的尊贵和威仪。
这样举手投足的大气,丝毫不因时光的流逝而褪去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