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3章
欧阳嫣(奉国公府)派系:包含曹刚、薛宝林、汤正隆(收编了原陆晋义的残部)等。
薛宝蟾、邓熙凤的海军派系:如邓闻武、邓作雨、邓作田,还包含部分沈家的海上势力。
武思宓代表的武周派系,如武植、武树、柴逢春等。
流民义军派系:赵胜部、李敬轩残部如柳岩等、王鸿基残部如王定国等,还有一些小股势力。
云霄山派系:由于何七姑出走大伤元气,只有何五郎、何双成等。还有一些已经转文职,如向朗、向元武、段元庆等。
原八旗派系:以贺霞正蓝旗为首,只有扈弘、扈春进入了中层。东莪为代表的两白旗,加上收编了其它八旗;但绝多数转军为民了,军队中高层几乎没有。
西辽回归,军队全部解散,大明多了很多公侯。
原大梁投诚的军队全部转为民,也没有爵位,没有形成派系。
这次军改,高层几乎全部退下,进入军委。
军队后续军官,全部出自于赵德昭一直担任校长的“云霄山军校”、现在是“大明皇家军校”。他们是二十多年来,赵德昭亲自培养出来的天子门生、嫡系,对赵德昭忠诚度极高。
也比科举出来的所谓天子门生含金量大多了。
由于文官、包括科举出来的举人进士,全部、强制要进入五老主持的分布全国的“政务大学”培训学习,开始时派系色彩不浓厚。但后来由于内阁、十二部等稳定十八年,派系逐渐形成。
基本上,每个大学士、尚书都形成了自己的派系。所以文官派系相对分散,只要致仕、转岗、外调,相互渗透、制约。。。。。。权臣是不可能炼成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赵德昭大力扶持的,以洪七公为首的科学派系。不但不制约、渗透,而且还专门设立了“大明皇家科学院”。同时纳入朝廷和皇室系统,由内阁和皇帝双重管理,地位还隐隐在十二部之上。
这次朝廷、军方大调整,早就告知了相关人员。今天在大朝会上,只是履行公布手续;还要在《大明时报》上连载,刊登相关人员的功勋。
既然公布了大量官员调整致仕,然后就是爵位提升。
经过长期考验,现有军政人员都是合格的国之勋臣。现在致仕了,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了。
追赠:陆晋义为忠武王,王元景为忠肃王,何大郎为义勇王,何二郎勇烈王,韩得财一品国丈,冯铁牛一品卫国公,洛美芍一品护国夫人。侯青一品忠烈将军,赵蓉一品忠烈夫人;熊氏一品诰命老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