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大乾有些,风雨飘摇的意思。”
“所以,天下的士子们,大多数都在小心的观望。”
“他们害怕啊。”
“害怕我大乾风雨飘摇,因此,做了我大乾的官员之后,便不得长久,到时候,反而连累了自家,所以,他们并没有,出山参加这个科举考试。”
“如今,朕先平燕王,后破突厥,然后奸臣李斯,亦是被朕处置,朝堂上面,一派的清明,而边疆那边,亦是稳固犹如泰山一般。”
“这天下的士人们见此情形,自然会愿意,参加朕之科举,愿意成为,朕手下的臣子。”
“如此一来,便足矣弄到足够多的人才了。”
“朕也是看出来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再度的开科取士的。”
“对于我大乾而言,如此最缺乏的,便是人才了。”
“而倘若,想要弄到这个人才,便唯有,开科取士这么一个途径了。”
“所以,朕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此时,陈锐的声音落下,朝堂上面,众臣们听完后。
纷纷颔首。
仔细想想,陈锐所说的,确实是,颇有一些个道理。
上一次的科举考试,是第一次,举行科举。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件事情。
另外,当时的大乾,局面也确实是不怎么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确实是,绝大多数的士人们,在呈观望的态度,他们并没有,贸然的站将出来,来参加大乾的科举。
时至当下。
到了如今,他们自然,也会愿意,站将出来,投入到大乾的怀抱,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了。
此时,当陈锐的一番话说完后。
朝臣们,纷纷拱手。
“陛下圣明。”
“臣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