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于解题思路,秦浩都有好好分享。
这可引来不少惊呼。
因为秦浩的解题思路很巧妙,明显高过很多人。
也有和秦浩解题思路相同的学子欢呼出声,觉得和秦浩一个解题思路很幸运。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
秦浩是有真才实学的。
一些不自信的学子一旦和秦浩在解题方面有相通之处,便会忍不住高兴。
这个过程中。
有不少觉得秦浩平易近人的学子希望和秦浩结下友谊。
也有一些人会跟秦浩开玩笑,叫秦浩的诨号,附庸风雅沈公子。
对于这个名号,秦浩也很无奈。
因为秦浩的出名。
现在很多人去风月楼,都会说上一句,附庸风雅么?
并且将去风月楼睡女人这种事情称之为风雅之事。
秦浩也没想到附庸风雅被他曲解了意思,还能成为京师主流说法。
但这些都是开玩笑,也没什么。
只是。
秦浩怕什么来什么。
面对那些自命清高的学子。
他很是反感。
有说商人不该参加科考的。
有说此次朝廷出题不公。
兵法题就不是他们该做的。
他们都是文人,要教化世人,要治国平天下,岂能去学粗鄙武夫的兵法?
更有人大言不惭想着当官后,重新将商人地位压下去。
面对这种人,秦浩直接无视。
不能以平等眼光去看待大京百姓的学子,自诩高人一等的学子,很难成为好官。
因为这种人,根本没把百姓放在眼里。
一旁的张仪没怎么说话,就听秦浩讲解,也学到不少有意思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