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方霄离开洞天之后,亦是没有半刻停留当即便驾起遁光,朝着某一方向而去。不多时,他便来到一处较为偏僻的大殿前。而周围升起的大阵,驻守的元婴修士,无不体现着此地守御之森严。眼见来人是方霄,几名驻守元婴警惕的神色不由一松,随即上前见礼道,“拜见方师叔。”“嗯,这段时间可有其他人来此。”“回禀师叔,一切正常,并无任何人来此。”“如此就好,打开阵法吧。”“是。”方霄下达的命令,几人自然不敢怠慢,就见他们各自从怀中拿出一枚令符,并一同催动了起来。而眼前的阵法亦是在令符的作用下缓缓洞开。几人打开阵法后便自觉退至两侧,显然这里面不是他们能够进去的。只因此地乃是天澜宗一处化神专用的修行之所。只是平日里化神真君都在自己的洞天内修持,故此这里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很少有人使用。不过如今确实派上了用场。方霄也并未多言,径直便朝着大殿内走了进去。入殿之后,其内布局可谓是一览无余,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陈设,显得十分的空旷。而最显眼的莫过于盘坐在殿内中心位置的八道身影。这他们也不是别人,正是合练大阴阳五行天心诀的凌太初等人。只是不知为何,八人皆是紧闭双目,气息显得极为低沉。哪怕是方霄毫无遮掩的走进大殿,他们也是毫无反应。就仿佛进入了方霄当时陷入寂灭的情况一般。当然,方霄对几人的状态可谓是十分清楚。实际上,他们此刻均处在深层的悟道之中,也只有如此,方可更加近距离的接触道轨。不过想要进入这种深层悟道的状态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他们八人合练大阴阳五行天心诀之时,心念趋近,相互搅扰,只会是难上加难。而几人之所以能进入这种状态,自然是出自方霄的手笔。只见方霄脚步不停,眨眼的功夫,便已来到八人围坐的圈外。随着眸光偏转,中心处一枚悬在半空中不断浮沉的玉佩便出现在他的视线内。而这枚玉佩赫然便是方霄从南斗手里借来的乘虚佩。须知触及道轨的过程,也是悟道、逐道的过程。而乘虚佩的存在,本就是乘虚宗为了隔断外扰,进入深层悟道状态,才炼制出来的。因此,方霄便是借此宝之能,才得以助凌太初等人一臂之力。不过深层悟道有其益处,同样也有其弊端。长久处在这一状态,与道太过接近,便会逐渐生出慕道之意,神思也会不自觉的贴近于道。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修士悟道速度提升的同时,化道的几率也将成倍增长。所以说乘虚宗覆灭,不是没有其道理的。故此,方霄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收回乘虚佩,将八人唤醒,以减少可能存在的化道风险。而随着他抬手一召,乘虚佩骤然飞回,其外笼罩在八人身上的灵光也开始逐渐消散。只是不知为何,没有了乘虚佩的作用,几人却仍是未曾苏醒过来。见此情况,方霄不禁眉头一皱,他也没想到居然会出现这种状况。随即便发出一声轻叱。一时间,惶惶道音响彻大殿。又因大阵的缘故,道音无法传出,遂开始不断地在殿内回荡。而在此音贯耳的瞬间,沉睡的几人皆是身躯一震。只见其眼皮也开始不断颤动,似乎是在做着某种挣扎一般。须知方霄的这声道音之中,可是暗含意境之力,与佛门的当头棒喝之法颇为相似。在沉迷于某些特殊状态的情况下,用来将之打断,确是再合适不过了。随着道音持续震荡,以凌太初为首的几位化神皆是相继苏醒了过来。又是片刻的功夫后,李漫山、江沁玥、纤华三人才逐渐返醒。只不过他们几人的神情,却是各不相同。尤其是凌太初、纤华,他二人皆可谓是喜形于色。原因无他。此刻虽然退出了合练的状态,但他二人却能时刻感受到,那天地间无处不在且有无形无质的大道道轨。“这就成了?”“这便是常态下的道轨吗?”花费了这么多的功夫,终于有所收获,不光是实力的提升,纤华通往化神的大门更是已经逐渐打开。如此又怎能不兴奋,又怎能不喜悦。只是相较于二人,其他人却是没这么幸运了。一个个皆是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显然皆是已经到了对道轨触手可及的地步,却又偏偏就只差了那一步。“方师兄,你就不能再等等,就差一点。我能感觉得到,再往前一步,不,半步,我就能彻底成功。”李漫山不由得出声抱怨起来。“再等?我怕再等下去,元辰就要凉了。”说话间,方霄已经来到了元辰的面前。而其他几人也立刻反应过来,这才发觉元辰的状态。只见原本还在不断颤动的元辰,却是逐渐稳定了下来。但这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因元辰此刻仍是双目紧闭,根本未能苏醒过来。凌太初也快步走了过来,蹙眉询问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逐道。”方霄神色严肃,显然元辰的问题不小。“逐道?”李漫山知道逐道的意思,但元辰这种逐道的状态,他却是不甚理解。他们说到底还只是元婴修士,修行之上更偏向于法力的修持。说是参悟阴阳二道,但实际上还停留在‘理’的层面,对‘道’其实是一知半解。触及道轨对他们而言,也只是遵循大阴阳五行天心诀之法,按部就班的修炼罢了。就算是方霄,在凝聚了真灵之前,对五行道轨的感受也是朦朦胧胧,全凭感觉摸索。直到凝聚真灵后,才逐渐有了拨云见日之感。也是从这里开始,方霄才逐渐涉及到更多的道轨。凌太初也算是见多识广,不禁出声解释道。“心慕于道,为道所引,逐道而去,化道之始。他这是沉迷于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