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领命而去,朱元璋则继续坐在御案前,心中盘算着未来的大计。
他知道,这把即将出鞘的神剑,将会在大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掀起怎样的风浪。
不久之后,工部的官员们便呈上了新机构的名字——东厂。
这个名字迅速在朝堂上下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人们都在猜测,这个新机构将会在朱元璋的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会对大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而朱元璋则对自己的布局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在李善长和朱橚的共同努力下,东厂将会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为大明朝的稳定和繁荣保驾护航。
在得知新机构被命名为“东厂”的消息后,江寒差点没被自己的茶水呛到。
他坐在工部的工作间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摇头苦笑。
“这老货怎么能想到这样的名字?”
江寒自言自语地嘀咕着,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朱元璋那狡黠的笑容,
“东厂,这名字也太直白了些吧?”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始琢磨起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
东厂,顾名思义,位于皇宫之东,负责监察百官,维护皇权。
这个名字虽然简单,但却直接表明了其职责和地位。
“那接下来负责监察东厂的是不是要弄个西厂?”
江寒越想越觉得好笑,仿佛看到了朱元璋在朝堂上摆弄着他的那些“厂”字辈机构,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不过,笑归笑,江寒也清楚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朱元璋设立东厂,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对百官进行更为严密的监控。
而作为工部匠人的师傅,江寒也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
江寒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知道,无论朱元璋设立什么样的机构,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
毕竟,作为工部的匠人师傅,他这次就是应邀到工部来为北伐设计战争机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