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当江寒提出将商人引入到国家战争中的建议时,整个江府的大院里都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朱元璋,这位历经沙场、沉稳老练的开国皇帝,在这一刻也不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看着江寒,仿佛要从这个年轻人的眼中读出更多的东西。
江寒站在两人面前,神色自若。
他深知自己的建议对于传统的观念来说是一种冲击,但他也坚信这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他抬头迎上老黄审视的目光,缓缓开口:
“商人团体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物流经验,他们可以为我们的北伐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与此同时,对于商人的限制我们也需要加强,以确保他们不会利用这个机会谋取私利,更重要的是不能把这些商人染指朝堂的野心给培养起来。”
这番话让朱元璋对江寒的看法又提升了一层。
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着独到的战略眼光,更有着对权力运行的深刻理解。
这种既用又禁的思想,正是帝皇心术的精髓所在。
沐英也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江寒。
他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武将,对于战争的后勤补给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知道江寒的建议虽然大胆,但确实有可能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
同时,他也对江寒的胆识和智慧表示赞赏。
“这完全就是帝皇心术啊!”
朱元璋和沐英心中同时升起了这样的感叹。
他们意识到,江寒不仅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年轻人,更是一个懂得如何运用权力的政治家。
他的建议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在无形中加强了皇权对商业的控制和引导。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三个男人们开始认真考虑江寒的建议。
“既然你提出了要组建这个北伐筹委会,那么代表商人就非你莫属了。我回去。。。。。。会跟皇帝商量一下,你也该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跟官员打交道了。”
老黄激动地说道,差点说漏了嘴,原本他打算以皇帝的名义直接下旨,让江寒以白衣的身份参加这一次的战争筹备委员会。
江寒听后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老黄的意图,也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个任务,并说道:
“我会尽力去做的,不仅为了大明,也为了我们的商人团体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实,江寒接受这样的任务,也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深思熟虑。
他深知,如今自己的农业计划已在稳步推进,这需要长期的实践时间。
然而在工业发展方面,却遭遇了技术壁垒。
他并非工业技术专家,即便拥有来自后世的先进理念,但缺乏具体技术细节的支持,仅能为大明的工匠们指明大致方向,让他们自行摸索研究,这无疑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在团结农民和工人方面既然还没能有立即的成效,那他就把目标定在了商人的这个群体里面。
因此,这次以商人代表的身份加入“战争筹备委员会”,对江寒而言,不仅是一个与官方正式交涉的平台,更是一个提升在商盟中影响力的契机。
这样的身份,无疑让那些投靠他的商人们看到了更加光明的未来,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商盟的团结与凝聚力。
他深知,只有通过与官方的深入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业技术的突破,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
朝霞如同绚烂的锦缎,染红了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