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中天,皇宫内的灯火阑珊,映照着朱允熥沉思的脸庞。
他坐在书房中,心中反复回响着白天与朱允炆的对话,眉头紧锁。
他为何会脑子一热就答应了朱允炆的激将法呢?这不符合他平日的稳重性格。
然而,当他的思绪飘回到皇宫深处,一个名字悄然浮现——江寒。
那个被沐英多次提及,被誉为胸有大志的神秘人物。
朱允熥曾多次听闻沐英对江寒的赞誉,心中早已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想到这里,朱允熥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是的,他答应了北伐,这不仅仅是因为朱允炆的激将,更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其中的机遇。
如今他手上的皇商资源日渐丰富,他的信心也随之增长。
这一次,他要借助北伐的机会,向江寒学习,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朱允熥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挥笔写下了一封信。
这是写给江寒的信,他希望能在这位胸有大志的人物那里寻求一些建议和指导。
信中,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也表达了对江寒的敬仰之情。
第二天的清晨,朱允熥收到了江寒的回信。
信中江寒对他的决心表示了赞赏,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北伐的建议。
朱允熥读着信中的每一个字,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他知道,这一次的北伐之旅注定不会平凡。
而在另一边,沐英听江寒说起了自己那个徒弟的表现时也非常满意。
“江兄,你的意思是让他到铁血村去跟那些老兵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江寒笑着点点头。
“马三跟我说过了那些老兵的事,他们能理解‘特种兵’的‘特’,但是却用错了地方了。至于咱们那位皇孙嘛,我觉得倒是一个可造之材。起码他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是!”
沐英明白了,相对于朱允炆的谨慎,朱允熥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确实是有利于在军伍中发展。
“好,那就看看那小子能不能被军伍生活锻炼出一副强大的气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