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两人听后心中一凛,他们知道这次合作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于是他们连忙恭敬地应承下来:“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办好这次合作。”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让两人退下。
他知道,这次合作对于大明的经济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他也相信,在自己的布局下,大明一定能够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阳光斜斜地撒在皇宫的金碧辉煌之上,而杨思义的心情却与这明媚的天气截然相反。
离开皇宫后,他的脚步略显沉重,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
杨思义身为户部尚书,跟随朱元璋多年,自认为是了解皇帝的。
但今天的对话却让他如坠云雾之中。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对果酒市场如此看重,甚至超过了对户部其他事务的关心。
更让他困惑的是,当他提出请江寒协助处理果酒市场问题时,皇帝的态度竟然如此激烈,这在他多年的为官生涯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一路走回户部,杨思义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皇帝的话语和表情。
他努力地想要从中寻找出蛛丝马迹,以解开心中的困惑。
然而,越是深思,他越是感到迷茫。
回到户部后,杨思义召集了几位同僚,将今日的遭遇和心中的疑惑一一道出。
众人听后,也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他们都是跟随皇帝多年的老臣,对于皇帝的性格和行事风格都有着深入的了解。
但今天的事情,确实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位年长的户部尚书缓缓开口:
“杨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江寒可能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简单?”
杨思义一愣,随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之前也听说过一些关于江寒的传言,说他并非普通的商人,而是与皇室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但他一直以为这只是无稽之谈,并没有太过在意。
然而此刻回想起来,这些传言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难道说,这江寒真的是皇帝的棋子?”
杨思义忍不住脱口而出。
“未必没有这种可能。”
另一位户部尚书接口道,
“皇帝对果酒市场的重视,以及对江寒的态度,都说明这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而我们作为臣子,有时候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必去深究其中的缘由。”
杨思义听后默然无语。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
作为臣子,他们的职责是为皇帝分忧解难,而不是去探究皇帝的私事。
但今天的事情却让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似乎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理解皇帝的想法和行为了。
随着讨论的深入,户部尚书们逐渐意识到江寒在皇帝心中的重要位置。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有为的商人,并考虑如何与他更好地合作,以推动大明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官场中,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背后的真相往往比表面更加复杂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