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老黄的反应让江寒有些意外,但他很快便明白了这一切。
正当他准备开口解释时,李善长趁老黄进屋拿东西的机会,小声地对江寒说:
“江公子,你有所不知,当年大明开国之初,海盗祸患严重,许多老黄的老伙计都死在了那些战乱之中。所以,老黄对海禁的事情一直心存芥蒂。”
江寒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说道:
“李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大明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展经济,开放海禁只会利大于弊。”
这时,老黄拿着东西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见两人正在交谈,便打趣道:
“你们两个在聊什么呢?是不是在说我的坏话?”
江寒和李善长相视一笑,纷纷摆手否认。
然后,他们开始聊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然而,当老黄和李善长回到皇宫的时候,两人再次提起了与江寒的交谈。
老黄问道:
“百室,你觉得江寒这小子怎么样?”
李善长沉思片刻,谨慎地回答道:
“江寒才华横溢,是个谋国之士。但依我之见,他并非帝王之资。”
老黄听后,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快地说道:
“哦?何以见得?”
李善长解释道:
“江寒虽然智谋过人,但缺乏作为帝王所需的气质和决断力。他更适合作为一个辅佐君王的谋士。”
老黄听后默然无语。
他知道李善长说得有道理,但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失望和担忧。
他对江寒寄予了厚望,希望这位年轻人能够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
然而现在看来,江寒要想在大明施展抱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善长离开后,老黄坐在御书房的黄花梨木椅上,沉思着。
宫灯摇曳,光影在他沧桑的脸上跳动,如同历史的波澜在激荡。
他想起了与江寒的交谈,想起了李善长的评价,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这时,马三走了进来,他的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木纳而且严肃的表情。
老黄抬起头,看着他,问道:
“马三,你觉得江寒这人如何?”
马三微微一愣,然后走到老黄对面站定,两手一拱,缓缓说道:
“陛下,江寒此人才华横溢,但确实有些书生意气。他所说的东西,有些过于理想化,目前在大明实施起来恐怕有些困难。”
老黄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知道马三说的是实话,江寒的想法确实有些超前,与当前大明的实际情况有些脱节。
但他并不完全失望,因为马三接下来的话让他看到了希望。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