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章
乾清宫。
承天帝朱标正看着手中的密信久久不语。
这是李祺通过锦衣卫快马加鞭传回来的密信,有两件要事。
其一,当务之急是建立西域布政司,朝廷需即刻派遣大量官员前往西域,主持战后秩序重建、户籍登记、土地丈量等事务。
这一点推行起来实则不难,甚至可说不少朝臣已闻风而动,主动请缨赴任。
说起来颇具讽刺意味:若是放在以往,别说远赴西域主持布政司事务,即便调任甘肃等边防要地,官员们也会找尽理由推托——或言路途遥远,或言环境恶劣,总以各种借口逃避。
毕竟在众人印象中,西域向来是蛮荒苦寒之地,既无中原的繁华,又难有政绩可言,更需时刻提防部族袭扰,绝非任职佳选。
但如今情况已全然反转。只因西域盛产棉花,且经勘探发现,河中地区及天山南麓的绿洲适宜大规模种植,而棉花在中原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
这使得西域一夜之间成了群臣眼中的“宝地”——前往西域任职,不仅能参与新布政司的建制,积累开拓之功,更可借助棉花产业的发展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是推动种植、监管贸易,还是协调产销,都暗藏晋升与获利的机会。
此前避之不及的边疆差事,如今成了众人争抢的肥缺。吏部的选官文书刚下,自荐与举荐的奏折便堆满了案头,连素来安于京官的文臣,也纷纷表态愿赴西域效力。
这种因经济利益而引发的积极性,反倒让朝廷在选派官员时多了几分选择余地,无需再像以往那般强行摊派。
其二则是向西域增兵,李祺要一口气打下帖木儿帝国。
朱标此刻已然洞悉李祺的全盘谋划:西域与中亚地域辽阔,戈壁、荒漠占据大半,但若论真正水土丰沃、可作为长久立足根基之地,唯有阿姆河与锡尔河滋养的河中地区。
大明的目标绝非止步于占领西域,而是要以西域为前沿跳板,逐步将影响力辐射至更广阔的欧亚大陆,因此河中地区必须全力夺取并苦心经营。
这一地区的富饶程度远超想象——充足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足以支撑上千万人口的繁衍生息与产业发展,既能发展农业提供粮食,又能依托草原发展畜牧,更可凭借两条大河发展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