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天山南麓是畏兀尔人的传统聚居地,他们世代依托天山南路的雪山融水,在河谷绿洲开垦农田,种植小麦、棉花与瓜果,形成了稳定的农业产区;同时在山麓草原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两种生产方式相互补充,构成了独特的生存模式。
这种模式既利用了绿洲的水土资源,又兼顾了山地草场的承载力,使他们在干旱的西域环境中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与自然环境高度适配的生活体系,也孕育了兼具农耕与游牧特征的文化传统。
此刻,一座畏兀尔人聚居的小镇正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一支百人的明军队伍正疾驰而来,马蹄声踏碎了小镇的宁静。
原本还算热闹的街巷瞬间冷清下来,居民们如受惊的鸟兽般四散,纷纷紧闭门窗,仅从窗缝中偷瞄这些身着棉甲、扛着火铳的不速之客。
有须发斑白的老者颤抖着拿起祖传的弯刀与弓箭,躲在院墙后警惕张望——部族里的壮丁早已被马哈麻可汗征召参战,传回的消息称,他们尽数死于明军刀下,如今镇上只剩老弱妇孺。
面对这些携带火器的陌生军队,残存的族人只能以简陋武器自保,每一道目光里都写满恐惧与绝望。
在畏兀尔人心中,“大明人”早已成了来自地狱的恶魔,连夜啼的孩童听到这个名字都会立刻噤声,此刻家家户户都在屋里瑟瑟发抖,生怕厄运降临。
明军队伍在镇中心停下,为首的百户李策深吸一口气,能清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那些藏在暗处的弓箭,那些紧闭门窗后透出的恐惧目光,都让他心头一紧。
不过身为当朝太师李祺的嫡长子,又在军中历练了多年,李策也不是什么孬种。
此行他只带了百人,面对整个小镇的猜忌与戒备,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他还是勒马向前,用大明官话高声喊道:“奉大明天子诏令,大明将在西域设置西域布政使司,要求西域各部族派人前往阿力麻里,商讨西域布政使司建立之大事!”
他连喊三遍,声音在空旷的街巷里回荡。
虽然能听懂官话的人寥寥无几,但西域与中原往来已久,总有熟悉汉话的人。
片刻后,一扇木门吱呀作响,一位花甲老人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十个同样忐忑的族人。
老人头戴白色小帽,须发皆白,正是当地的大阿訇木儿别克——他不仅在部族中拥有极高威望,更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流利的大明官话。
“尊敬的大明将军,你们难道不是来杀光我们的吗?”木儿别克走到李策马前,深深躬身问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他早已听闻明军在天山南北的杀戮,无数部族因抵抗而被屠戮殆尽,此刻面对这些手持火器的士兵,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李策闻言皱起眉头,反问道:“我们百人就能杀光你们?确实可以,但明军绝不会做这种事。”
他语气坚定,“我们是经严格训练的王师,战时杀敌是职责,但若伤害老弱妇孺,便是违背军纪,与禽兽无异。此前的杀戮,皆针对参战的敌军,从未波及无辜。”
木儿别克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他确实没听说过明军屠戮妇孺的事,那些西迁的部族虽传得沸沸扬扬,却没人能拿出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