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6章
这些日子以来,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他都很熟悉。
当朝廷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这是刘家村千载难遇的机会。
刘方现在在建设局混的风生水起,刘家村的其他村民也都在长安城里帮忙,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而在他的家乡,还有数百人没有离开。
虽然生活条件比周围的村子要好很多,但是和《大唐日报》上所说的移民们的幸福的生活相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从大唐日报创办到现在,所有的报纸,刘方几乎都看过。
关于移民们的幸福生活,他已经听腻了。
“什么棉花,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利润?”
刘柳活了这么多年,刘方的话虽然很有诱惑力,但他还是冷静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族长,不会种棉花,也是正常的。其实,在关中道里,懂得种植棉花的人并不多。”
“观狮山书院的农学院,特别安排学生跟随移民到河东道,教他们种棉花。今年我们在长安城外种了一万多亩棉花,听说比水稻还容易,那还怕什么?”
“刘方,河东道距离蓝田县太远了,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刘柳跟刘方说着话的时候,已经有几个人围了过来。
刘方开口道:“所以我才提议,要将刘家村举村迁往河东道,并将列祖列宗的牌位也一并接去。我们有几百号人,还有其他的移民在附近,没人敢对我们怎么样。”
刘柳道:“我听说,朝廷在晋阳和朔州之间修了一条水泥路,那河东道应该也有水泥路吧?”
刘方:“不错,从晋阳到朔州,已经有一条水泥路了。所有的移民,都可以坐四轮马车,顺着水泥路往河东道走。”
“而且,这些移民,都被安排在了河东道的南边,而那些晚移民的人,则被安排到了北方。”
“族长,你也知道,越往北走,越是偏僻,越是靠近胡人。”
“这个。。。。。。给我半天的时间,我把村子里所有的青壮都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听到刘方的话,刘柳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身为刘家村的族长,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自然知道搬到南边和北边有很大的区别。
河东道的南面,紧挨着关中道。
至于北方的朔州,那就是边陲之地了,旁边就是胡人。
光是地价,就有不小的差距。
。。。。。。
杜府。
“你真的要去朔州?”
“虽然朝廷给了三万亩良田,但是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片草原而已!”
“想要种出一片棉花地来,少说也得上万贯,还得安排不少人手。”
杜如晦虽然死了,但他还在二十四功臣之列。
而杜芳,因为继承了爵位,所以朝廷还是给了他三万亩田地。
“二弟,我知道你对燕王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且,我也并不是很喜欢他,不过,种棉花能赚多少钱,你心里没点数吗?”
“如果不是你拦着,咱们家最少也能种上几十亩地,如今已经错过一次,难道还想再错过一次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