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乾禹摇了摇头,随后看向了杨玉懿,道。
“你呢,说说你的看法。”
“朝中奸臣作乱,的确是可恨,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南境失守,南蛮大军长驱直入,内忧外患之下,陛下才会焦头烂额,抽不开身,如若解决了外患,纵然朝中奸臣再猖獗,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因此我倒是觉得,陛下会以南境平叛为题,无论朝中奸臣如何兴风作浪,只要有陛下在,大夏都不至于亡国,可若是御林军溃败,南蛮杀至皇城,那可就是危及江山社稷,这也正是陛下心中的一根刺。”
杨玉懿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两人一文一武,说的都十分有道理。
而这两件事也正是大夏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且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不仅是他们两人这么想,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考生猜题都这么想。
江山社稷,向来都是国之重事,也是每一位帝王最在乎的事情。
“说得好。”
秦乾禹笑了笑。
杨玉懿略有些得意的轻哼一声,可还不等她笑出来,秦乾禹依旧是否决道。
“但我认为,依旧不对!”
杨玉懿顿时炸毛,不服气的问道。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你说说,此次陛下会以什么为题?”
“在我看来,应该是孝道。”
秦乾禹的话非常简洁。
孝道?
两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虽说武治帝的确是个大孝子,数十年如一日般的向太后请安。
且此次科举考试,也是武治帝因太后寿辰,想要让天下才子共同为太后祝寿而举办。
可孝道在肃清朝野,平定南蛮这两件事看来,实在太过微不足道了。
武治帝以武治国,平定天下,本就是个豪气万丈之人,怎么可能会选择用这种为题。
着实是有些可笑。
“你这家伙是不是觉得这样说才能够凸显出你与我们的与众不同?”
杨玉懿咬牙切齿的问道。
“那你这话还真说对了,本皇子的确是跟你们与众不同,因为我与父皇朝夕相处了二十年,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会以孝道为题。”
秦乾禹信心十足。
杨玉懿则是不屑的翻了翻白眼,她才不信。
这家伙平日里就没个正经,还能够猜透武治帝的心思?
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