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办法作假,得到的画作,看似和普通赝品高级,但终究和真品有所差距。
不仅是画变薄了。
古人为什么要挑各种载体作画?
因为不同的载体,所能呈现的技巧是不同的,所用使用的颜料也不一样。
有的颜料,能落于绢上,有的颜料,必须用夹宣。
夹宣能分层,颜料落在上面,浸透纸张,呈现的内容才完整。
有的颜料落于纸面,有的颜料落于纸背。
深浅不一,浓淡不一,呈现的层次不一。
于是,当完整一幅画作揭成好几层,画作就不再完整,因为许多落于纸上的线条染料会变淡。
这也是为什么“揭二层”后,需要在下层纸上做一些局部补笔,填墨,加色,乃至加盖印章等等。
因为有的染料,大多只能留存在上一层,第二层上会变淡。
不填墨加色,有点眼力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只会揭二层,将画一分为二,也别想直接发大财。
就填墨加色这一流程,足以劝退用这种法子造假的一大波人。
因为这不仅要求要将画作一分为二,还需要对原画真迹极为熟悉,也要精通填墨加色的技艺。
毕竟哪里需要浓墨重彩,哪里需要一蹴而就,哪里需要淡染细琢,都是有讲究的。
不然,极容易被人看穿。
而且,有这本事,就能胡来了?
人家费尽心思,好不容易弄到这么一幅真品,本来好好藏着,当做压箱底的宝贝,没准还打算留传后世的。
你用这本事,大摇大摆的卖出“真迹”,那别人手里的不成假的了吗?
一次两次还好,这种事要是做得多了,你看人家会不会联起手来把你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