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背景下,宣宗一朝制造的物件,在古玩一行中,极受追捧。
“大明宣德年制”,也成了古玩里的招牌。
我仔细打量,并未看出半点可疑之处。
这让我的心愈发激动起来。
但我并未失去理智。
仅凭一个落款,还不能确认真伪。
毕竟,大明宣德年制的东西,实在太出名。
为此,不知有多少人伪造过。
大明距今毕竟已有数百年。
数百年间,真实存货所剩无几,倒是各种仿品百花齐放。
这其中,便有许多造价大师,所仿制的东西,连许多鉴定大师也瞧不出来。
所以,我还要进行更加全面的鉴定。
我让贝贝找来工具,又让张丽打了一盆热水。
等把上面的污渍擦干净,我借助高光手电筒,一寸一寸,仔仔细细的检查起来。
从所用材质,到胎型胎质,到釉色,再到青花纹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见我这么上心,张丽默默坐在一旁,不敢打扰我。
倒是贝贝,一脸好奇的凑了上来。
瞧了青花香炉好久,看不出什么,于是她直接问道:“哥,这东西很好吗?”
我点点头:“无论真假,价值不凡!”
贝贝有些疑惑:“古董不就是辨认真假吗?我听说真假之间,价格一个天上,一个泥里,怎么到了这儿,假的也变之前了?”
我笑道:“你说的论断,对绝大多数古玩都挺合适,但有些东西不行。”
这里头,有个说法,便是名家出品,大师手艺。
谁说大师就不造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