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剑仙的经历与才情,与前世那位大诗人颇有几分相似。
起初,玄明以为那位诗人重生,念头刚起,就推翻结论,以那位诗人的骄傲与才华,绝不屑重复自身经历,必然会另创一段传奇。
后来,他以为是有前辈穿越到两千多年前,书写了一段“如果能重来,我要做李白”的精彩故事,念起念翻又在须臾间。
若真是穿越前辈,要当文抄公,为啥只抄李白?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老杜呢?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王维呢?
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的白居易呢?
八尺大汉持剑讲理的孔夫子呢?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孟老呢?
唐诗三百首呢?
五千年千古文篇呢?
既然要抄,为何不抄个彻底?
用前世文化底蕴滋养今世大道?
这说明青莲剑仙不是穿越者。
至于为何会有这种巧合?
玄明没多想。
道人不内耗。
想多了不仅搞不明白,还会自寻烦恼,一切顺其自然。
思绪回笼,玄明瞧着手上令牌,不由沉默。
那位练气修者已经交代清楚。
他曾是风阳郡徐家人。
一甲子前,徐家是新晋世家。
本以为时来运转,即将腾飞,想不到因得罪了舟山王家,招来横祸,惨遭灭门。
他与王家有血海深仇。
不久前,王家嫡子联系拂衣楼,买凶杀人时,被刚返回楼里的他注意到。
原来王家早在数日前就联系拂衣楼,买凶杀楚云飞,后来又转移目标,改杀玄明。
杀手知晓求真观背后有强者坐镇,也知以其修为,来此执行任务必死无疑。
可他依旧抱着必死决心来了,慷慨赴死,主动牺牲,就是为了让玄明知晓此事,要借求真观之力报仇。
既因拂衣楼不许公报私仇,杀手当无情,这位玄级杀手知晓,凭自身之力,此生报仇无望,只能寄希望于此。
又因拂衣楼规矩,出鞘必见血,分两种:
成功,见敌人血。
失败,见自身血。
不达目的,绝不生还。
所以,这位杀手没想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