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鸫一唳,苍天白云。
当霍恩带着一群护卫抬起脑袋,便可以看到黑色的哨鸫发出独特叫声划破天空。
视线随着哨鸫而移动,便可以看见山丘或洼地间,零散坐落的木屋茅舍。
在郎桑德郡内,农村间已然普及起了木筋房,也就是木骨架的黏土房屋。
即先用胳膊粗细的木头搭出框架,就像是中空的房屋,然后再向其中填入泥土。
至于小镇与城市,更是渐渐向着砖瓦房甚至是砂浆房进化。
但在山地郡,还是只有城镇地区有木筋房。
而乡村只有寥寥几座这样的房屋,例如乡村教堂、仓房与武装农的家。
如果说圣械廷生活在帝国历1453年,那么郎桑德郡与下瑞佛郡就生活在1449年,而山地几个郡还活在1444年。
难怪上瑞佛郡人明明家里有田地,水坝都修好了,还是要往平原郡跑。
看着寂静中透着一丝荒凉的“家乡”,霍恩也是有着几分无奈。
谁不喜欢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薪资水平呢?
耕那几亩薄田,还不如在工场干一天搬运收入高,那还种田干什么?
积留雨水折射着散碎金光,栅栏在麦田与水洼间切割出一条条行道。
当他们偶尔抬头,就可以看到远处排成一列的数十名白甲骑兵。
他们身穿圣联军装,腰佩军刀,身后更是挂着一杆修长的圣铳。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些农夫们多少也搞明白了圣铳是什么。
看到霍恩一行人的瞬间,他们既是敬畏又是爱戴地摘下草帽挥了挥,算是向“军爷”们行礼。
霍恩同样笑着挥手回礼,他转过头,对着一旁的波讷德道:“要论安德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属下,那肯定算不上。
如果问安德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军团长或者郡长,那他的确比我想象中还要优秀。”
当初黑冠军治理好了洪水后,便马不停蹄赶往了前线。
后续的接手赈济问题,包括铁拳军团的后勤辎重补给等等,都是由本地司铎修会在处理。
霍恩刚刚就是从蜂蜜河乡修会的驻所出来,结合多方口供与调查,只能说上瑞佛郡的司铎修会干的不是一般差。
他们贪污的倒是没几个,也不是推诿踢皮球或者形式主义,而是太过僵化了。
这些僧侣都是修道院或不受重视的教士提拔起来的,而且由于审查的倾向性,大家的道德水平都不低。
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喊口号胜过做实事。
大多数僧侣就是隔三差五到乡间去喊口号,说要他们稳定永租权重建百户区。
就是召集到一起,巡游修士在上面朗读百户区的意义,重要性,如何建立等等。
讲完了,就开始等着乡民们全自动建成百户区。
但要说他们是形式主义,那还真不是。
他们也急啊,各种手段都出了,还经常自己往里贴钱都没用。
也就是说,不管是乡民还是修士,都还是封建王朝老一套。
所谓百户区化与自由,都是新领主的新要求,他们照做就是了。
不知道怎么做?做不来?那就磨洋工钻空子嘛,他们太熟了。
都熟出路径依赖了。
巡游修士们搞形式主义契卡还能管,这些乡民们搞形式主义,契卡难道还能管吗?
总结起来,就是虽然改了个名字叫做司铎修会,但行事风格还是教会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