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由无数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无数个体组成。
可拼接在一起,却像是一个整体,而它们的核心无疑就是跟着矮人们进修过的工场长比维尔。
比维尔红磨坊村出身,在秋暮岛练兵时期加入圣锤修道院。
跟着雷克多等人打了两年铁后,他又跑到灰炉镇的兵工厂干了两年。
金属技艺虽不是顶尖,但用来监造这些金属小部件却是足够了。
工场长虽然不在地方修会内,却在御前枢机会议下属的圣锤修道院序列内。
作为一个司铎市镇的工场长,比维尔的地位是“同修士长”。
也就是说,比维尔地位比马头镇的镇长与巡游修士还要高半级。
在修士长召开会议时,比维尔也是可以列席旁听的,还可以获得工场盈利的五分之一作为收入。
虽然卖的都是些农具、方钉等低端产品,可每月净利润都还有5到20金镑。
更不要提因此带来的地位提升了,他走到哪,都有人叫他“比维尔先生”。
比维尔甚至有时候会瞎想,他有没有机会将“比维尔先生”变成“比维尔阁下”呢?
至于这一切从何而来,比维尔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个一手造就了他的人,目前正站在他的面前。
“冕下请看。”拿起一枚乌黑的方钉,满脸讨好的比维尔弯着腰,不敢比圣孙高,“这方钉,每千枚价格约80第纳尔。”
身穿短款黑色僧侣装的圣孙拿起方钉,上下端详了一阵:“月产多少?”
“一个正牌师傅带两个学徒两个帮工,上午下午各能锻造五十枚,一个月就是六万枚。”
正常来说,按照原先的手工工坊模式,一个铁匠师傅带着学徒从头到尾打造,那么一天最多锻造打磨50到80件铁钉。
但在霍恩的指导下,矮人和一众铁匠大师对铁钉的制作流程进行分解。
分成了不同高低技术力的工艺环节,铁匠师傅们只用做高技术力的那部分。
至于低技术力交给学徒帮工,无技术力的招点临时工完事。
一下子将铁钉的日产量,提升了25%到100%。
虽然目前贞德堡和圣械廷等区域已经开始推行砂浆建筑,但千河谷包括黑蛇湾的大部分区域还是以木屋为主。
一座大一点的木屋,可能要用掉上万根铁钉。
除此之外,前线用来制作拒马与栅栏同样需要这些方钉。
“多亏了您的指导,我们才有如今的收入啊。”和过去的木讷相比,比维尔在识字后,长进明显。
“诶,圣父指导,个人表现。”
虽然前线还在打仗,可后方的建设却不能停。
进入1449年后,本来该是第二个四年计划的开端。
但目前仅仅只有下瑞佛郡与郎桑德郡开始了计划,几个山地郡和卡夏郡邻着前线,宜静不宜动。
这第二个四年计划说起来简单,就是从先前的恢复经济,转为增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