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齐齐拱手,冲着姗姗来迟的杨宁拱手称道。
杨宁见状,也提了口气。
而后径直的朝着书房内的主座走了过去。
“殿下,今日京城外围多了几百个从河南道来的灾民,京兆尹上报,想问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殿下,东北边关的军饷还有半个月就要发放了,但是鉴于东北现在群龙无首的情况,兵部不知军饷该如何发放了。”
“殿下,从明天开始,诸位皇子藩王就要陆续回到藩地了,但考虑到六天之后就是您的大婚,到时候还要再请诸位皇子藩王过来,是否要延期诸皇子藩王在京的日期?”
杨宁刚坐在座位上。
屁股都还没坐热乎。
众官员便一人捧着一个折子,七嘴八舌的冲着杨宁汇报了起来。
杨宁见状,深吸一口气,看着这群满脸严肃的大臣。
他冲着最近的大臣招了招手,略显几分好奇的问道:
“你们一共给我准备了多少份折子?”
“回禀殿下,今早陛下考虑到您是第一次涉政,所以只给您准备了一百份。
只有正常监国的一半不到的量,而且大多是一些不会影响太过的小事。”
站在杨宁身边最近的大臣双手一拱,一五一十的冲着杨宁回应了起来。
杨宁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惊异。
“先把太子妃案的卷宗给我看看吧。”杨宁摆了摆手说道。
“是。”为首的官员,是吏部侍郎万延。
他是大乾京官中最为典型的中立派,做事派。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宫书房的原因。
在这里的官员,都是大乾皇帝精挑细选出来的。
虽然不能保证他们的业务能力。
但至少能保证一点,就是这群文武百官都绝对中立。
“殿下,这就是太子妃的卷宗,刑部和御史的部分都在这儿了,大理寺的调查部分,我们无权查看,只有陛下下旨才可。”
礼部侍郎万延双手一拱,恭恭敬敬的说道。
杨宁闻点了点头,而后接过了万延手中的卷宗。
翻开一看。
上面用闹人的篆书,记载了一段段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